11月4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印发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我市被确定为全国71个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城市之一。 按照通知要求,我市医院与医保经办机构之间进行医保结算,未来要采取“挣工分”的方式进行,此举将有效防止过度医疗现象发生。 医院以后要“挣工分” 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是对区域一个预算年度的医保基金支出总额预算的前提下,赋予每个病种一定的分值(点数),根据各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累计总分值来进行医保结算付费。 “这种方式就像过去的挣工分,再把分值换算成对应金额,给医疗机构支付医保费用。”市医疗保障局相关同志说。 有效防止过度治疗 “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是一种有助于激励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主动降低成本,减少诱导性、不合理医疗费用支付,防止过度医疗现象发生的方式。”市医疗保障局相关同志说,这种结算方式不是按照医院实际治疗费用结算,而是给每个病种设定固定分值,以“工分制”计量,病种与具体的分值挂钩,而每个分值值多少钱,则是动态调整的。 简单来说,“点数法”让过度治疗的费用到不了医院手里,通过经济杠杆从源头上约束了医疗行为,激励医院合理治疗。“即便医院过度开药、过度治疗,医保基金的钱还是按照固定分值拨付,谁还会干这种事呢?”相关同志说。 《方案》还明确,对适合基层医疗机构诊治且基层具备诊治能力的病种,制定的病种分值标准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应保持一致。 对医院而言,减少过度医疗,钱挣得少了,很多患者担心是否会影响医疗质量? 《方案》明确,针对病种分值付费医疗服务的特点,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制定有关监管指标,实行基于大数据的监管。加强基于病种的量化评估,促进地区医疗服务透明化,避免高套编码、冲点数等行为。加强重点病种监测,确保医疗质量。 明年年底前实际付费 按照《方案》,2020年12月,各试点城市使用实时数据和本地化的分组方案实行预分组,做好付费技术准备工作;自2021年3月起,根据试点地区技术准备和配套政策制订情况,具备条件的地区备案后可以先行启动实际付费;2021年年底前,全部试点地区进入实际付费阶段。 作为国家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之一,我市将按照国家、省试点的统一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全面落实试点任务和要求,确保取得实效。 我市持续推进医保付费改革 近两年,我市持续推进多元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选择了345个疾病开展按病种付费,县级按病种付费病种普遍提高到300种以上;选择了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等6个病种试行分段按床日付费;选择了阑尾炎、胆囊炎等20个常见外科疾病实行“同病同保障”,对同一种疾病,医保基金进行定额付费;遴选了中医适宜技术和西医适宜技术为主的16个病种进行实施日间病床试点;选定20个病种纳入日间手术医保报销试点。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