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和县清浅镇陈楼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敬宇的华丽转身,成为当地一段佳话——凭借苦干实干,从养殖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不仅自己顺利脱贫,还带领19户村民一起搞养殖,成了村里的致富“领头羊”。 高敬宇是从苦日子中蹚过来的。儿子早年在常州务工时,不幸从工地上跌落,尽管倾尽所有进行医治,但还是未能改变植物人的命运;妻子患有高血压和腰间盘突出,特殊的身体情况让她无法干重活,生活的担子全都压在高敬宇一人身上。 很想改变生活窘况,却一没资金二没技术。2016年5月,高敬宇参加了镇里举办的种养实用技术培训,这让他萌生了发展思路。三个月后,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高敬宇买来4只母羊尝试饲养。 万事开头难。由于经验不足,刚开始养羊不久,高敬宇就碰上了口蹄疫。镇防疫负责人张涛得知情况后,上门查看疫情并开出药方,帮助解决了难题。之后的一段时间,高敬宇抓住各种机会学习养殖技术,在他的精心照顾下,小羊羔健康成长,从最初的出栏1只到2019年出栏8只,年收入增长至1.3万元。 “目前存栏25只,其中8只母羊待产。今年计划出栏15只,纯收入将达到两万多元。”高敬宇说,靠着“苦干加实干”这一脱贫“法宝”,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反正不懂就去学,技多不压人。” 既能吃苦又愿钻研,让高敬宇从养羊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眼下,他说起养羊经验头头是道:清早不能放羊,草丛露水多,羊吃了容易生病,放羊要安排在上午11点以后;要经常往羊舍竹筒里放生盐,羊吃了能够预防疾病。 高敬宇对贫困有着彻骨的体验,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他也希望更多人靠着勤劳的双手增收致富。看到村民高乐已没有致富门路,他多次上门,讲解养羊技术,从选购、饲养到销售,免费提供全套服务;贫困户赵怀义想发展没有钱,高敬宇主动赊账卖羊给他,并指导他进行养殖……为了尽力帮助有需求的村民,高敬宇定期召集养殖户交流养羊技术、分享行情信息。在他的带领下,目前陈楼村已有9户贫困户、10户边缘户发展养殖业,“我知道穷日子的滋味不好受,就想带着大家一起致富。”高敬宇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