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一向是旅游“客源地”,近年来迎来一些外地游客,却不成规模。高铁开通一年来,我市旅游业搭乘高铁,一路飞驰,先后开展“春游江淮等您来”“皖北人游皖北”等宣传活动,吸引越来越多人来阜旅游。 曾经的旅游“客源地”正加速迈向旅游“目的地”。 带动旅游业发展 前三季度接待游客13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5亿元 旅游业除了“看天吃饭”,还会受到突发公共事件如疫情的影响。 “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虽然受疫情影响同比有所下降,但‘高铁客流’弥补了一定的损失。”昨日,八里河旅游区副总经理王龙涛介绍。 受疫情影响,八里河在节假日的客流有一定减少,但非节假日客流平均每天增长了两成左右。这其中,不乏从南京、郑州等城市过来的客人。“从郑州坐高铁过来约2个小时,游客来了之后,基本上能做到当天返回。”王龙涛说。 八里河的状况,只是我市旅游业的一个缩影。 “一年来,我们紧抓高铁开通新机遇,做了不少努力。”市旅游发展中心相关人员介绍。借助高铁开通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政策支持,我市新出台《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市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阜阳市旅游市场开拓奖励暂行办法》等;借助高铁、高铁站等优势开展宣传,在省内16个高铁站大厅进行LED广告宣传,并先后开展“春游江淮等您来”“皖北人游皖北”等营销宣传活动,到上海、杭州、南京等长三角地区和西安、郑州等西部高铁沿线城市开展旅游推介活动;举办“全域旅游推广月”大型文旅活动等。在此基础上,加快星级酒店、庄台民宿建设,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农家乐”接待体系,提高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 此外,大力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花卉、水利、工业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主导作用,以“一业兴” 带动“百业旺”。 上述人员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335.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5亿元。其中,“高铁带动”功不可没。 组织客源来阜旅游 本地旅行社从『组团社』变为『地接社』 近期,亳州市和淮南市的两批游客不少于200人,将乘坐高铁到达我市,开启他们在阜两日游的行程。“这件事已经定了,具体行程就看近期天气状况。”市旅游发展中心相关人员说。 而从外地组织客源来阜,我市为之付出了诸多努力。 7月份,我市就出台《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市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阜阳市旅游市场开拓奖励暂行办法》后,引起本地及外地旅游企业,尤其是旅行社的广泛关注。 9月份,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多次召开旅游企业坐谈会,进一步解读政策,并征询他们的意见。 此后,我市多家旅行社积极和亳州、淮南等高铁沿线及周边地市的旅行社联系,从这些地市组织客源来阜旅游。经过宣传发动,亳州、淮南两市组织了首批“高铁游阜阳”游客,不少于200人报名。他们来到后,本地旅行社的角色将有一个转换:由原来的“组团社”,变为“地接社”。 这些外地游客来到后,怎么玩?我市已经规划了一条“阜阳两日游”精品线路。如果是从淮南方向过来,第一天可先到颍上,游览八里河旅游区、尤家花园、迪沟、管仲老街等景区,晚宿阜城;第二天,游览金种子工业旅游区、华诗雅蒂工业旅游区、阜阳生态乐园、市城乡规划展示馆等景区,如果时间许可,还可以看双清湾水秀。而亳州方向来的游客,其游览行程则相反,即第一天游阜城,第二天游颍上。 “首批高铁游客行程结束后,我们将策划更多其他县市和阜城之间的精品线路。以后,高铁沿线及周边地市将会组织更多的客人来阜观光旅游,形成周末常态化发团。”上述人员介绍。 抓住高铁机遇 练好『内功』 ,发展全域旅游 “高铁开通,从长远来看,给我市旅游业发展带来五大利好。”市旅游发展中心相关人员介绍,其一,扩大文旅辐射新范围;其二是催生文旅发展新政策;其三是吸引招商落实新项目;其四是构筑高铁营销宣传新阵地;第五是促进我市完善旅游相关公共服务新体系。 有高铁机遇,还要练好“内功”。近期,我市拟就《阜阳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正在报批。规划明确,打造以颍州西湖旅游目的地为核心、颍上管子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临泉姜尚文化旅游目的地为两翼、其他县市特色旅游的“一核两翼多极”的旅游格局,加快建设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目前,颍州西湖风景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去年,颍上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临泉、太和、界首等县(市)也在不断引进大项目,扩大全域旅游投资,做好辖区内滨水公园打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做靓水城休闲、做特花旅融合、做优颍淮文化、做好乡村振兴四个重点方向,以大格局、大视野、大手笔助力阜阳全域旅游发展。”上述人员介绍,相信“高铁客流”来阜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定会“常来常新”。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