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这一年,更多人才奔阜来

2020-12-2 09:59|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2437|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储继明|来自: 颍州晚报

  高铁开通后,为我市从合肥、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引进高端急需人才提供了便利。“周末专家”乘高铁到阜阳开展项目合作;我市100名左右优秀年轻干部先后到发达地区学习先进发展理念和工作经验,人才交流更加频繁。
  
  据统计,一年来,我市柔性引才67人,全职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86人。
  
  胡吉永团队:
  
  来到界首,研发出系列智能穿戴产品
  
  “与安徽恒益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接触,是在2019年,真正签约合作是在今年初。”东华大学教授胡吉永接受采访时说。
  
  他和周武能、杨旭东都是界首市安徽恒益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柔性引进的东华大学新材料产业人才,三人均为博士研究生,东华大学教授。
  
  2019年11月,公司负责人会同界首市科技局领导,赶赴东华大学,跟胡吉永见了面,寻求发展建议。当时,公司总体上还是进行比较传统的纺织面料及服饰生产,科技含量较低,难以在市场上走得更远。
  
  胡吉永建议,考虑到目前国家层面上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养老事业”和“全民健身”的大背景,纺织行业应向智能化纺织品、穿戴方面转型。所谓智能化纺织品或智能穿戴,穿在运动员身上,或是穿在老年人身上,可以智能实时采集人体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数据,为运动员训练、全民健身、老年人保健等提供相关建议和方案。
  
  “多年前坐火车到过阜阳,从上海过来得八九个小时,又得坐1个多小时汽车才能到界首。”胡吉永说,没想到,今年他和团队能坐上高铁到阜阳。“4个多小时到界首,出了高铁站坐车20分钟就到了公司。”胡吉永说,交通便利了,是团队与企业签约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签约近1年来,团队和企业方高级技术人才组成攻关团队,已经研发出系列智能穿戴产品,即将量产。
  
  “在大学里还要授课,有很多研究课题要做,不可能长时间待在界首。但我们今年已经到界首七八次了,来回都很方便,以后企业量产时,估计来的频率更高。”胡吉永说。
  
  郑国君:
  
  将在合肥做科研、到阜阳指导生产
  
  郑国君博士,为安徽贝克药业有限公司全职引进人才 。
  
  “当初,公司领导找到我的时候,就告诉我阜阳即将通高铁,这是我来阜阳的原因之一。”郑国君说。
  
  阜阳没通高铁时,安徽贝克药业有限公司在合肥设有研发机构,郑国君在合肥做药物研发。他的家在上海,上海与合肥之间高铁通行很便利,单程只需两个多小时。
  
  阜阳高铁的开通,让郑国君感到在工作方面的出行更便利:从合肥坐高铁到太和,只要1个多小时;从上海坐高铁到太和,只要4个多小时。“未来,我们研发的药品量产了,我可以在合肥做科研,到阜阳指导生产,两不误。”
  
  刘玉祥:
  
  要为家乡引进更多人才
  
  刘玉祥,主任医师,教授,上海武警医院原副院长、阜阳师范大学医学院院长,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柔性引进人才。
  
  “我的老家在颍州区三塔集镇,离开家乡比较早,2016年,颍州区和市卫健委领导到上海找到我,把我引回阜阳。”刘玉祥说,当时,他作为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名誉院长,主要负责老院区未来的发展规划,坐诊及手术,培养外科骨干等,把上海医学界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引入医院。
  
  今年3月,阜阳师范大学组建医学院,他成为院长。
  
  “现在最多一周回上海的家一次。”刘玉祥说,阜阳高铁开通了,虽然平时比较忙,但是来回方便多了。
  
  这一阵子,刘玉祥正忙着为家乡引才引智。海军军医大学的一位博士,将在不久后来到医学院;还预约了几位上海医学界的专家教授来阜讲学……“阜阳到上海的高铁车次非常多,专家们可以坐早班车过来,上午到达,下午讲了课,晚上就可以乘高铁回去。”刘玉祥说。
  
  “一年来,阜阳围绕打好‘高铁市’和‘长三角’两张牌,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用好机遇、找准路径,为‘融入长三角、带动大皖北’提供更加坚强的人才支撑。”市委组织部相关人员介绍。
  
  从顶层设计上,出台“促进企业人才建设20条”人才新政;实施“颍淮英才计划20条”;特设高铁交通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人才,按照每人每年最高1万元标准给予高铁交通补助等。
  
  在人才引进上,围绕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皖北承接转移集聚区等,坚持全职引才与柔性引才相结合,大力实施精准引才。今年以来,动态发布248家用人单位、951个岗位、2373个需求,目前已全职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86人,累计柔性引进人才67人。
  
  此外,研究制定《关于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赴沪跟班学习的实施方案》,分批选派100名左右优秀年轻干部到徐汇区、松江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对口单位,学习发达地区先进发展理念和工作经验,搭建与长三角对口单位交流合作渠道;10月18日,以“筑梦颍淮 才‘阜’未来”为主题在上海举办阜阳市引才政策推介会暨“云招聘”启动,我市9家单位与人才团队现场签约。“云招聘”平台启动一个多月以来,共收到简历1296份。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