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受援人挽回各类经济损失近10亿元 五年来,以建设法治阜阳为目标,以法治文化建设为抓手,始终把推进全民守法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七五”普法顺利收官;五年来,审批法援项目案件4.92万件,办结4.87万余件,为受援人挽回各类经济损失近10亿元,圆满完成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目标任务……2020年12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市“七五”普法和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开展情况。 “七五”普法期间,我市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持续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对象普法,深入开展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在全社会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健全机制,构建普法“大格局”。从政策制度层面入手,我市出台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建立了责任清单公示制度、精准普法提示制度,完善了旁听庭审制度、以案释法制度,健全了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同时,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政府目标管理等内容,实行同管理、同检查、同考核,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组织实施、全民参与”的大普法格局。 创新思路,打造普法“新品牌”。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普法依法治理十大典型人物”“普法依法治理十大创新案例”评选活动,打造了“法治晨光”“法治红灯笼照亮千万家”两大普法品牌;开办了全省第一个普法抖音官方账号,在全国首创法治“滴滴”,进一步拓宽了移动普法平台。 在法律援助方面,市政府于2016年起将该项工作列入33项民生工程。五年来,我市承担了4.39万余件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项目任务。截至2020年12月中旬,全市已审批法援项目案件4.92万件,完成目标任务的135%;已办结各类案件4.87万余件,结案率达99.5%,为受援人挽回各类经济损失近10亿元,圆满完成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任务。 与此同时,我市制定了新的法律援助服务标准、规范了法律援助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完善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多举措推动法援规范化;围绕“法援惠民生”主题,持续开展关爱残疾人、助力农民工、扶贫奔小康、走进老年人等系列专项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知晓率和影响力;组建了由39名执业5年以上的律师组成的市法援案件服务质量管控律师团,专业化评查法援案件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法援民生工程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