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颍上县的乡村,总能看到这样的身影:一个个农村妇女身穿红马甲,骑着电动车,穿行在村前屋后,用进家门、拉家常、帮家务的方式,宣传政策法规、改善村庄环境、化解矛盾纠纷,柔性参与基层社会微治理。 她们从厨房“小灶台”走向乡村振兴“大舞台”,成了乡村干部的好帮手、乡亲们的贴心人,活出了精彩人生。她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村嫂。 发挥“她”力量,全县4322名村嫂参与基层柔性治理 2月7日:今天送温暖,驻村书记李建华和我们一起端着饺子、拿着春联,给孤寡老人刘长荣送去。老人身体不好,要多陪他说说话;2月27日:今天下小雨,我们看望了李振兰,她长年卧床,全凭老伴照顾,老人很孤单;3月9日:今天开会,作为村嫂代表,我提出六条建议,给村嫂配备桌椅,方便给留守儿童补课,给留守老人建个老年公寓,让年轻人放心在外务工…… 这几行文字,尽管只是颍上县西三十铺镇洪单村村嫂陈颖日记上的寥寥几笔,却反映着全县村嫂工作的点点滴滴。 颍上是欠发达地区、劳务输出大县,一方面,农村人口空心化、农村社区规范弱化导致不少矛盾累积;另一方面,基层社会治理力量不足,部分村居“两委”在治理乡村中柔性不够,而农村留守群众又对管理和服务的需求日趋多元、日益提高。 “必须要在基层治理上探寻一条新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颍上县委书记黄琦说,在探索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颍上县看到了农村一支年富力强、充满活力的“她”力量——留守妇女,她们因为种种原因被长期忽视,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发挥她们的作用,可以有效增加基层社会治理力量。” 2020年,在西三十铺镇洪单村开展村嫂理事会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颍上县出台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村嫂理事会工作:村嫂理事会会员覆盖到自然村,每百户左右配备一名村嫂。截至目前,全县349个行政村共计推选4322名村嫂。 过去没人干、村干部管不过来的事,都被村嫂包了 今年回颍上县六十铺镇过春节,居民赵萍“眼都直了”:小一年没回来,村里道路干净了、沟塘清澈了,更“稀奇”的是,一对多年不说话的婆媳,今年竟笑呵呵地聚在一起过年了。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村里组建了村嫂理事会,过去没人干或村干部管不过来的事,现在都被她们包了。”赵萍说,看着村嫂们在村口对返乡村民做登记,年二十九给儿女没回来的老人、五保户送饺子、贴春联,通过手机视频让留守儿童与在外地的父母“云团圆”,她这个常年在外的游子,感觉特别安心。 赵萍看到的,还只是村嫂们的工作缩影。 去年防汛抢险期间,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动员行蓄洪区856名人员紧急撤离;今年春节期间,按照网格化管理方式,对所包保农户开展全方位摸排,配合镇村干部做好在外务工人员信息登记,劝导就地过年…… “说实话,在我们村试点时,我也担心妇女发挥不了啥作用。后来看着她们调解邻里纠纷、化解家庭矛盾、关爱留守儿童,这才让我意识到,村嫂们能弥补我们无法顾及的家长里短。”洪单村党支部书记韩玉洁说。 “农村的很多问题,通过村嫂理事会这个‘小筛子’筛过之后,就如春风化雨般解决了。”颍上县王岗镇党委书记汪涛说,如今,很多村民都把“有事找村嫂”这句话挂在嘴上,村嫂已成为群众中的政策法规“宣传员”、村居环境“监督员”、乡风文明“引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扶弱济困“服务员”。 一组数据更能凸显“她”力量。2020年5月至今,颍上县村嫂成功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291件;结合疫情防控宣传,成功引导红事缓办、新事新办1844件次,白事简办872件次,杂事不办795件次。在村嫂们的劝导下,春节期间,颍上县返乡过年的在外务工人员较往年减少2/3,大大减轻了疫情防控的压力。 以前“围着锅台转”的村嫂,找到了出彩的舞台 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颍上县召开大会,对2020年度村嫂理事会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村嫂进行表彰。比起上台受表彰,古城镇江李村村嫂李侠更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激动。“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就靠着热心帮村里做些小事,没想到政府却给我这么大的荣誉。”李侠说,大半辈子围着锅台转,是“村嫂”这个舞台,让她发现自己还能让村里孤寡老人有依靠、还能让一些夫妻破镜重圆,还能改变当地天价彩礼、铺张浪费的传统观念……“孩子们承诺今后一定更加支持我村嫂的工作,现在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咱能做的事更多。” 今年42岁的陈颖,中专毕业后就成了家。十多年前,公公因病去世,婆婆患病行走不便,她把全部身心都放在照顾家庭上。去年5月份起,陈颖开始了走村串户服务群众的“村嫂”工作,打扫村里的卫生环境、调解邻里纠纷、为留守儿童补课,操心的事越来越多,可她却感觉“生活从未这样充实过”。 “颍上村嫂理事会唤醒了‘她’力量,让村嫂成为地方社会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不仅是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创新,也是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支持广大妇女平等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管理,享有权利和机会平等的重要举措。”市妇联主席郭琳说。 让村嫂们展示出彩的舞台,越来越广阔:村嫂理事会已成为颍上县党组织领导、妇女联合会指导的基层社会组织,为了充分发挥理事会和村嫂作用,颍上县为每位村嫂配备了一部智能手机、一辆电动车、购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一套工作用品,行政村配备一处办公场所及办公桌椅和电脑设备。县财政还为村嫂每人每月列支200元工作补贴,乡镇予以绩效补贴。 颍上县负责同志介绍,下一步,全县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将扎实做好“村嫂+”的文章,提升“村嫂”的荣誉感、获得感、满足感,积极探索建立“村嫂”培训教育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她们的服务能力,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唱响“嫂子颂”。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