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第八批选派干部就到岗了,怎么这会还不见刘书记人?” 6月10日上午8点,记者一走进临泉县吕寨镇陈小寨村党群服务中心,就听到村党支部书记陈平正到处找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源。 “他出去了,说再去走访几户群众。”一名工作人员应答。 “刘书记这是舍不得俺村,俺们又怎么舍得让他走呢?”陈平喃喃道。 他清楚地记得,2017年4月28日,时任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的刘源作为第七批选派干部到村里任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我那时还是村主任。没过一个月,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陈平说,那时候,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没啥产业基础,工作千头万绪、困难重重。是刘源带领驻村工作队实地走访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帮助当时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村“两委”班子捋清了工作思路——先改善村部工作环境,把村民服务好,再争取项目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富民产业。 思路清晰了,工作也就有了抓手。翻新村室,刘源向市委宣传部申请驻村专项经费;建设农民文化广场、文化公园、篮球场,修道路、装路灯,刘源带着大家多方争取上级资金,并跟踪资金落实;在他的努力下,陈小寨村在临泉县率先建成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接到镇卫生院院长的求助电话,他多方联系自掏腰包购置了2000个口罩,并第一时间返岗加入到疫情防控一线…… 正说着,刘源回来了。看他的脸被晒得红彤彤的,陈平关心地说:“刘书记,你的任期都到了,马上跟第八批选派干部对接好工作,你就歇一歇吧。” “下午,我还得到县里将咱村的‘百村百品’资料提交上去,10万元奖励,可不能在最后环节出了差错。”刘源边倒水边说,等经手的工作全部干完,才能算“功德圆满”。 陈平没接话,因为他清楚刘源就是这样,经手的工作必须要干完、干好。 去年4月份走访,村民们提出希望在与土陂乡交界的二郎庙一带建座桥。为争取这个项目,刘源自己起草报告递交到县里,并不时跟进项目推进情况。去年7月底,二郎庙桥建成,大大方便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 正是刘源带领驻村工作队以“钉钉子”的精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陈小寨村318户1085名贫困人员才实现了全部脱贫,才有了2020年高达96.5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如今,陈小寨村有了当家产业,群众生产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变,但刘源还是忍不住在“新老对接会上”向新来的第八批选派干部唠叨几句: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涉及到乡村方方面面的工作,也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希望你们俯下身、沉下心,和村“两委”班子共同推进乡村振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用到我的地方,尽管说一声。”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