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黄浦江畔,绚丽多彩的城市景观,映照着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繁荣与活力。 7月13日,阜阳市党政考察团来到这里,在上海历史文化发祥地的松江区,开启了长三角中心区学习考察之旅的第二站,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学习考察松江区先进经验,深化双方对接合作。 在松江,创新是最靓丽的名片。其策源构建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举连起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城,打造出7.62万平方公里的科创“朋友圈”,形成了一条体系完备的创新发展生态带。全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也从2016年G60科创走廊建设之初的3.58%上升到4.3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年翻一番,整体发展实力从上海第三梯队上升到第一梯队。 “2016年,松江启动了1.0版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历经2.0版沪嘉杭G60科创走廊、3.0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如今,依托G60高速、沪苏湖高铁,串联起长三角一市三省的9座城市,拥有包括张江高科技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42个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科技产业园区,提升了产业集群全球竞争力。”伴随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考察团走进松江策源建设的“创新空间”,科创走廊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和产品,新发展格局下聚力打造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先进走廊、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先试走廊、产城融合发展先行走廊的显著成效,生动地展示在考察团眼前,创新给这片区域带来的巨变,让大家深感震撼。 “松江,以创新的精神增添了新动能。”考察团成员纷纷表示,当前,阜阳正在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我们要在加强双方科技创新合作的同时,学习松江的宝贵经验,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打造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地,为阜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不止是技术与制度的创造和突破,松江浓厚的创新氛围,也让考察团一行深受启发。 上海超硅半导体有限公司,仅用13年的时间,就成长为国内生产集成电路硅片、人工晶体等高科技产品的领军企业,拥有专利130余项,产值从最初的100万元跃升到10亿元以上。企业负责同志介绍,企业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松江区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以及营造的宽松环境。 “充分尊重科技创新规律和科研人员的合法利益,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动力活力,激励全社会形成创新风气,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从先进的厂房走出,“学习先进、发力创新”,成为考察团成员的一致感受。大家纷纷表示,创新离不开优质的环境土壤。学习松江,阜阳要加快建立健全支持创新的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 进展厅、入车间、访企业,考察团成员边参观、边思考。曾经来过的,感觉耳目一新;首次参观的,无不为之一振。“学习松江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成为共识,“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深化交流合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也愈发强烈。 “面对阜阳当前科技创新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我们要通过此次学习考察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干劲,坚定抓科技创新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为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赋能。”市政协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长秦煦说,下一步,市科技部门将进一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特别是以打造离岸科创中心为抓手,在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育引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产学研合作、科技管理人员双向挂职和培训等方面,与松江区开展更深层次合作。 界首市委书记何逢阳也表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界首将继续完善界首(上海)离岸科创中心等平台,充分发挥多平台优势,嫁接上海等长三角中心区科创资源,推动界首由产业创新向制度创新、县域治理创新等领域延伸,实现县域发展动力机制的转换。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