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事前定标准 拿地即开工

2021-8-11 08:47| 编辑: 戴斐 | 查看: 54181|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张凯培 通讯员 孙志 周广通|来自: 阜阳日报

  “7月中旬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随后就领取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新项目当月就开工建设了。”8月10日上午,在阜阳界首高新区西城科技园,皖龙绳网塑编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天涯,对着企业的新项目施工现场,连声感慨:“哪能想到会这么快!”
  
  皖龙绳网塑编有限公司早在2008年就入驻了阜阳界首高新区西城科技园,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年销售额已突破6000万元。今年,企业决定上马年产600万套集装箱施封锁和防盗栓技改项目。
  
  本以为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土地招拍挂和前期审批事项,没想到新项目建设刚好遇上全市“标准地”改革,“项目等地”时间直线压缩:今年5月份,界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挂牌出让【2021】-10号地块,这是阜阳市首次以“标准地”模式出让工业用地,虽然设置了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控制性指标,但只要满足这些指标要求,即可实现“拿地即开工”。
  
  “这宗用地设置的指标,我们都能满足,审批手续简化、审批时间缩短,为新项目的快建设、早投产提供了极大便利。”胡天涯说。
  
  随着我市开发区“标准地”改革的加快推进,像皖龙绳网塑编这样的“拿地即开工”,正成为越来越多项目建设的“标配”。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标准地”是指在完成相关区域评估基础上,附带项目投资、能耗、环境、亩均税收等控制性指标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在“标准地”改革实施之前,土地招拍挂完成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才能办理用地规划、工程规划、环评、施工许可等工程建设手续,通常需要几个月才能办结。“标准地”改革后,在地块成交前并行推进项目开工必备的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在土地出让时一次性告知竞买企业,企业拿地前,即可获知该地块的详细使用说明,取得土地后,便可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随后就能进场施工,极大地缩短了审批时限。
  
  “‘标准地’改革后,以前的‘事后提要求’变成了现在的‘事前定标准’,‘项目等地’变成了‘地等项目’。”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标准地”改革,既促进了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又减少了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的审批环节,缩短了审批时间。有了“标准地”,全市各地也能够带着明确的产业、区块、标准去招引大项目、好项目、优项目,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我市已于去年12月底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出台《加快推进开发区“标准地”改革的实施意见》。目前,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完成征收具备净地出让条件土地3741.98亩,其中,730.17亩已完成“标准地”指标体系设定并签订协议,以“标准地”模式出让293.63亩,涉及阜阳界首高新区、阜南经开区及临泉经开区。
  
  我市明确,今年底前,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面推行“标准地”改革,力争新增工业用地不低于40%按照“标准地”模式出让。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相关分类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