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长三角中心区学习考察总结交流会暨产业项目及开发园区建设观摩会、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在深度对标学习先进、全面审视我市发展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了“强化‘双招双引’,加强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开发园区建设”这一发展路径。全市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部署上来,把“双招双引”摆上更加突出位置,采取更加有力有效举措,推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不断取得新突破,为产业项目和开发园区建设集聚资源、增强动能。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聚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狠抓产业项目建设和开发园区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新项目不断涌现,投资体量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纷至沓来,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高项目加速成长;开发园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一大批优质项目纷纷落子。但与沪苏浙及合芜滁等地相比,我们的产业项目数量、规模、层次和园区建设水平、体制改革深度以及干部专业能力,还都存在着不小差距。 加快经济发展,产业是第一支撑,项目是第一载体,园区是第一平台,“双招双引”是“第一战场”。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台阶争进位的目标,就必须在落实好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十项制度”、不断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基础上,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好“双招双引”, 通过引进更多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撑产业项目和开发园区加快建设发展。 强化“双招双引”、加强产业项目和开发园区建设,首先就要提高招商引资质效。我们要善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平台的思维成事,大力推进一体化招商、产业链招商、基金群招商,注重引进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配套专家企业,努力做到专业化、生态化、精准化招商,提高招商项目的优质性。在加快产业项目建设上,围绕打造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四化同步”和高质量可持续支撑的追赶型发展战略取向完善“554”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全面厘清每个产业“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根据自身产业发展定位,突出首位产业,找准路径和打法,因地制宜推进项目建设;在加快园区改革发展上,围绕产城融合、产业兴城、制造强市,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突出特色产业,明确功能定位,加快改革步伐,强化开发园区平台支撑作用,高水平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不断提升阜阳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平台承载力。 强化“双招双引”、加强产业项目和开发园区建设,还要更加注重引进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做到以精准政策引才、以宽广舞台聚才、以优质环境留才。特别是要深入实施“颍淮英才计划”和“促进企业人才建设20条”,认真做好“颍淮优才卡”发放等工作,着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为产业项目建设和开发园区改革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阜阳要想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出路在产业项目,关键靠“双招双引”。全市大抓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双招双引”、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序幕已经拉开,只要我们保持脚踏实地的耐力、久久为功的韧劲,驰而不息抓下去,阜阳勇当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台阶的排头兵、勇当皖北学习合芜滁赶先进的排头兵、勇当皖北全国百强再进位的排头兵“三个目标”定能顺利实现。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