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每6个孩子中有一个存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2021-10-11 08:07|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8644|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段华梅 通讯员 于子成|来自: 颍州晚报

  最近两则新闻让人有些揪心:一名13岁女孩因琐事喝下百草枯生命垂危;一名12岁姐姐带10岁弟弟坠楼,遗书写着希望不再写作业。
  
  两个悲剧让人不得不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昨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记者从市三院了解到,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各类“情绪病”呈患病率上升、发病年龄下降的趋势。孩子是如何发病的?该怎样应对?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病例一:手臂上的道道伤痕
  
  小花(化名)今年14岁,在外人看来她活泼可爱。可妈妈拉起她的衣袖时,就会看到一道道划痕布满双臂。妈妈不理解,怎么劝她也不听。无法阻止孩子的“怪异行为”,妈妈带着她来到市三院。
  
  一番交流后,医生了解到小花并没有明显的自杀想法,只是经常控制不住自己,强烈的情绪无法控制时只有不停地划手臂才能缓解。
  
  “这是一种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率很高,达15.6%,也就是说每6个青少年中会有一个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该院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心主任姚高峰介绍,这种行为是不以死亡为目的,刻意的、直接的造成对身体的伤害,如:切割手腕,划伤手臂,使劲捏(掐)自己等。非自杀式自伤行为主要集中在初中阶段,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社会化情绪开始积累,遇到问题焦虑而找不到解决办法,往往会自我惩罚,导致自伤行为。姚高峰建议,老师和家长要保持冷静,不盲目批判。“孩子的自伤行为是一种情绪宣泄,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咨询。”
  
  病例二:无法控制的情绪
  
  跟小花相比,今年13岁的小丽(化名),甚至出现了自杀行为。
  
  去年,到了上初中的年龄,在外打工的父母决定让她回老家读书。可是开学后,小丽就是不愿意上学,也不与人说话,经常冲爷爷奶奶发脾气。小丽甚至出现了自杀行为,家人立即把她送到市三院治疗。
  
  在儿童青少年心理科,小丽向科室主任杨荣春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原来,之前小丽一直跟着父母在打工地生活读书,这次父母把她送回老家读书,却把弟弟留在身边。这让小丽认为自己被父母抛弃了。而巨大的环境落差,让小丽难以接受,渐渐地变得沉默寡言,情绪也无法控制。
  
  “小丽就是典型的抑郁症。与非自杀式自伤行为相比,青少年抑郁更加常见,且危害性更高。针对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增多,市三院成立了儿童青少年心理科,来这里住院治疗的患者70%是抑郁症患者。”杨荣春介绍。
  
  数据:来咨询心理问题的,六七成为青少年
  
  2019年9月初,市三院成立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心,以接诊症状较轻的心理疾病为主。根据统计,在来咨询的人群中儿童青少年占65-70%,年龄小的只有五六岁。
  
  根据《2020抑郁症患者群体调查报告》,72%的患者确诊年龄在25岁之前,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初次确诊时间集中在青春期开始后,13-17岁是抑郁症的高发区。
  
  “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占6.4%、焦虑障碍占4.7%,对立违抗障碍占3.6%、重性抑郁障碍占2.0%。
  
  孩子为何会出现心理问题?
  
  “‘问题少年’的背后,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家庭’。”姚高峰介绍,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家庭因素密不可分,但很多家长并不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有问题。如果家长经常把学习的事情挂在嘴边,给孩子造成压力,时间久了,会导致孩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出现逃学、离家出走、自残轻生等行为。此外,父亲角色功能的缺位、母亲的焦虑、父母的高度控制等也是重要原因。
  
  如何避免?
  
  “有效的陪伴至关重要。无论在门诊还是临床,我们在个别家庭开展心理治疗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觉得爸妈不关心自己,父母却觉得很无辜。”姚高峰指出,其实孩子更需要的是情感的关注,是父母有效的陪伴,而不仅仅是物质的给予。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自己的想法,也渴望被尊重,作为家长一定要善于倾听,常与孩子沟通,观察孩子情绪变化。
  
  怎样疏导和解决?
  
  “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一定要重视,有时孩子求救的欲望比家长要强烈。有些孩子认为自己需要就医、服药,症状可能不是那么严重,但他们很痛苦,比如强迫、焦虑、抑郁的问题。”姚高峰介绍,因为病耻感,家长却觉得没什么大事,认为孩子只是不开心,这可能会把孩子推向深渊。“其实,成年人的某些精神或心理问题,很多是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就有所表现。面对各种心理问题,当孩子无法自我调适,家长帮助也收效不大时,最好还是求助专业的心理卫生机构接受系统的疏导和治疗。”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