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最鲜一公里”

2021-11-16 08:45| 编辑: 刘黎 | 查看: 7345|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杨燕 通讯员 杨露琪 翁玉彬|来自: 阜阳日报


  立冬时节,阜南县新村镇于洼村种植大户张文宾的500多亩红薯丰收了,但他却没急着找销路,而是将红薯全搬进了刚建成的冷藏保鲜库。
  
  “过一个多月再卖,红薯还是这么鲜,价钱却能涨不少。”望着冷藏库房里成箱码放的红薯,张文宾成竹在胸地预测着市场行情。
  
  于洼村素有种红薯、种芦蒿的传统,2017年返乡创业的张文宾,也选择以此起步。随着越来越多村民的加入,村里的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迅速扩张到3000多亩。
  
  规模上来了,问题也出现了。“从地里收回来就得赶紧卖,像芦蒿,每年3月份集中上市,那时候天正回暖,价钱不高也得抓紧出手,碰上连阴雨或者不能及时运出去,就只能眼看着烂掉。”丰产不能丰收的经历,让包括张文宾在内的村民们,一次次想到了建冷藏保鲜库,但又一次次打消念头:“建一个满足全村的冷藏库,不是一家甚至几家种植户就能承担起的。”
  
  于洼村的产业发展瓶颈,同样是阜南县的短板——阜南是全国蔬菜生产大县、全国设施蔬菜重点县,常年瓜菜种植面积39.8万亩,总产量106.8万吨,总产值29.1亿元。可在今年之前,全县只有83座、总库容11.3万立方米的冷藏库,根据市场需求测算,全县冷藏库容缺口超过17万立方米。
  
  转机出现在今年。
  
  今年,国家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项目落户阜南。利用上级支持资金及撬动的社会资金,4月份,阜南县农业农村部门在辣椒、芦蒿、莲藕、芡实、黄梨等主产区,遴选了34家有规模、有实力的建设主体,在村镇田头市场建设了总库容11.2万立方米的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
  
  “为保障这些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如期发挥作用,我们还协调部分金融机构对建设主体提供了优惠信贷支持,并面向他们开展了菜篮子工程新技术业务、冷库建设运营管理及冷链物流知识培训。”阜南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预计34处冷藏保鲜设施将于12月初全部投入使用。
  
  于洼村的冷藏保鲜设施刚建成使用,张文宾就算了一笔账:“这段时间红薯集中上市,地头价最高0.7元/斤左右,放进冷藏保鲜库储存,到12月份以后再卖,每斤估计能涨0.5元,扣除冷藏费用,一亩地能多收近900元。”
  
  眼下,阜南县还在描绘更“长远”的农产品保鲜之路。
  
  根据《阜南县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规划》,该县将建设县、乡、村三级冷链物流体系,打造“冷链仓储物流园+乡镇级集配中心+田头保鲜库”运营模式,包括建设1座冷链仓储物流园、7座乡镇级集配中心、138座村级小型冷库。其中,位于县开发区的冷链仓储物流园项目已开工建设。这一项目占地220亩、投资约1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集产品交易、展览展示、电子结算、包装配送、仓储物流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服务平台。
  
  “我们县电商运营中心也将与产地冷藏保鲜设施运营主体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实现产地直销,既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又降低电商运营成本。”阜南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县将继续推进鲜活农产品出村进城,通过提升农产品冷藏保鲜能力、商品化处理能力、联农带农能力、品牌塑造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