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联系到胡思圆时,她正在广东惠州为一场演出做准备,“临泉杂技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作为一名传承者,我想多做些事,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临泉杂技。” 25岁的胡思圆出生于杂技世家,长年辗转全国各地演出,曾三次登上央视舞台,是安徽省“六个一批”拔尖人才、安徽省民营艺术“十大名角”、阜阳市青联委员。多年来,她的人生因临泉杂技变得丰盈,她的故事因临泉杂技更为精彩。 胡思圆是临泉县邢塘街道人。1999年,年仅3岁的她开始跟着父母学习杂技艺术。伴随着持续多年刻苦、专业的训练,她的杂技技艺不断提升,表演舞台从临泉走到阜阳,并慢慢在全省、全国都有了名气。 2011年,在安徽省第二届民间杂技艺术节上,胡思圆和父亲合作演出的杂技《立绳》获得金奖;两年后,在安徽省第三届民间杂技艺术节上,她的节目《绸吊》《吊环》分获一、二等奖;2014年10月,在安徽省首届文化消费季临泉杂技专场上,她和父亲合作的杂技节目大放异彩,人们惊呼临泉出了个“杂技仙子”。 2014年,在央视《出彩中国人》栏目中,胡思圆和父亲以惊险、柔美、行云流水般的表演,获得了现场评委的一致称赞,临泉杂技也借助央视平台走进更多人的视野。2017年,她走上国际舞台,先后在埃及、泰国等地表演,让国际友人看到了临泉杂技的艺术之美。 舞台越来越大、名声越来越响,胡思圆也有了新思考—— 一方面是以父亲创办的杂技艺术培训学校为依托,持续培养新人,做好杂技传承工作;另一方面,结合当下形势,对现有技艺进行推陈出新,赢得更多观众的目光。 为此,胡思圆积极借鉴其他艺术之长,努力将杂技节目故事化,将感人故事、浓厚亲情与民间杂技、经典音乐、瑜珈艺术等有机结合,从新的角度诠释杂技艺术的魅力。 “今年暑假,我还回到老家带了两个月课。”胡思圆说,家乡学杂技的孩子越来越多,背后是大家对这一非遗项目的认可。她坦言,由于在外工作的原因,直接带学生的时间相对有限,但无论是在哪里,传承并发扬杂技技艺的初心始终未变,“多演出多呈现,多宣传多推介,希望临泉杂技发展得越来越好!”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