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东经济开发区 12月,初冬时节。放眼颍淮大地,各大工业园区厂房林立、高楼栉比,各大项目工地加快建设、奋战正酣。 剑指千亿零碳新能源产业园,阜兴新能源“年产20GW N+超高效太阳能单晶硅片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全面拉开阜阳打造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序幕;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彩虹集团、浙江杭摩材料、三峡新能源、广东产融等一批“头部企业”项目逐一落户,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与蓬勃发展态势相呼应的,是一组组持续上扬的经济数据。 截至11月,我市共入库重点产业项目384个,总投资2759.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33.08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09.21%。其中,新开工项目134个、完成投资217.53亿元;昊源化工年产30万吨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等58个项目竣工投产。 产业兴则城市兴。近年来,我市坚持产业兴城、工业强市不动摇,突出以产业为支撑、项目为抓手,加速特色产业聚集、厚植产业新优势,为阜阳追赶跨越勾勒出高质量发展底色。 深谋远虑 产业之“重”成共识驭势而为 冬日驱车到颍上。行至兴民路附近,正在加速建设的安徽菲尔慕材料有限公司柔性光学膜制造项目,格外引人注目。 6月底刚开工、占地60余亩、投资3.5亿元,该项目是我市入库重点产业项目之一。作为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国内知名企业的供应商,菲尔慕材料项目一期将于明年投产,届时年产值将达到5亿元。 同样是在颍上县,投资5000万元的安徽天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手机中框、手机玻璃屏幕生产项目于年初开工建设,将成长为我市生产光学薄膜、触摸屏、盖板玻璃等产品的领军企业之一。 产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基,也是命脉所在。放眼阜阳各地,产业之“重”已成共识——今年以来,以六大重点项目提升行动为主抓手,我市持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吸引了一批科技含量更高、发展潜力更大的重点产业项目陆续落子、加速建设。 这是产业加速凝聚的阜阳!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围绕产城融合、制造强市,突出主攻先进制造业,大力调整优化建筑业,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以高质量投资助推高质量发展。 这是产业高地隆起的阜阳!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各地产业吸引力在加强,上下游产业实现不断集聚。目前,全市已形成19个产值3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其中,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等六大产业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约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3%。 这是产业势头强劲的阜阳!总投资26亿元的安徽(台州)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总投资6.5亿元的T-Box智能网联软硬件生产与制造、总投资24.82亿元的年产40万吨合成氨70万吨尿素原料路线改造等384个产业类项目鏖战正酣,为阜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加速推进产业建设,阜阳持续在行动。市“两化一推”大会、第六次党代会,赴长三角中心区学习考察、产业项目及开发园区建设观摩、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一个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勾勒出奋进的坐标,设定了前行的节奏。在深度对标沪苏浙、学习合芜滁,全面审视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我市提出:大力发展十大特色产业,强化“双招双引”,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勇当皖北振兴排头兵。 以产业发展为根基,阜阳正在着手制定“十四五”制造业倍增行动——聚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绿色食品、生命健康、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纺织服装、绿色建筑建材等特色产业,明确倍增路径,实施六大工程,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力争“十四五”末,我市制造业增加值实现翻番。 主动作为 以“链”推进增活力 “新阶段有新任务,新形势决定新方向。”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科学有序地开展“双招双引”,推动十大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出台了《阜阳市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十大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明确全面落实产业链链长制,推动十大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十大特色产业为依托,建立了太阳能、氢能和生物质能产业链,风能、储能产业链,节能环保产业链,煤基、高性能纤维和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链,硅基、磁性、铝基新材料产业链等15个产业链推进专班。 专班按照“一链长一链主一专班一‘双招双引’专业小分队”四个一的组织架构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链长,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有关负责同志担任链长和副链长。 产业链“双招双引”专业小分队队长由县处级干部担任,成员由相关单位热爱招商、熟悉经济工作的同志组成,实行上下联动,跨部门、跨领域协同作战,协调解决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链延链补链固链和“双招双引”中的各种问题…… 干货满满,重在落实。 令人惊喜的是,前后成立不过大半个月,相关好消息已经陆续传来——我市太阳能、氢能和生物质能产业链专班,远赴西安参加光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赴咸阳对接彩虹集团,拟邀请多位企业家、专家学者担任阜阳“双招双引”项目专家咨询委成员。 煤基、高性能纤维和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链专班初步收集整理了欧菲光、法拉电子、金发科技、万华化学、海正生物等 143 家目标企业,为精准开展“双招双引”提供参考。 产业链招商已是全市招商引资“重头戏”。 “要全面落实链长制、抓紧抓好大项目,坚持‘敢想、会谋、干成’的工作逻辑,以只争朝夕、日夜兼程的状态,奋勇争先、埋头苦干,全力以赴推动十大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12月7日,在全市推动十大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暨产业链推进专班汇报会上,市委书记孙正东的话语掷地有声。 比如界首市,仅今年以来,就有华铂废旧铅蓄电池全组分清洁高效利用成套关键技术升级改造项目,中能电源年产336万kvAh铅酸蓄电池技术装备升级改造项目,安徽省金鸿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精铅、8000吨锡锑稀贵金属回收利用技改项目等一批大项目接连开工,当地节能环保产业加速集聚。 除此之外,太和的现代医药、颍泉区的智能制造、颍东区的绿色食品等,均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有效加速上下游企业集聚,围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可圈可点。 顶“格”推进,高效服务,让来阜客商信心满满。 “很荣幸能够成为‘链主’,为光伏产业集群形成贡献力量。”阜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佟兴雪说,阜阳新能源产业蓝图已经绘就,围绕打造“千亿零碳新能源产业园”的号角已经吹响。下一步,阜兴科技新能源将进一步加强与阜阳的沟通交流,积极引进上下游企业,推动形成阜阳光伏产业集群。 驭势而为 争“排头兵”促振兴 今年3月底,总投资26亿元的安徽(台州)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在阜阳经开区正式开建。这一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重点项目,将建设高铁配件孵化园区、大健康设备园区、智能检测中心等,引进凯凌集团等智能制造企业,计划打造年产值百亿元的产业园。 今年8月份,总投资11.5亿元的界首市通用航空产业园一期工程正式开建。该项目占地约996亩,包含3个子项目,包括通用机场、飞行学校建设、通航产业园基础设施等,对于推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相关产业集聚,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今年10月份,总投资12亿元的成妤·新马再生塑料产业园正式开建——占地面积500余亩,拟建35栋标准化厂房,以及研发综合楼等,涉及再生塑料生产、仓储物流、金融服务等相关产业。项目建成后可容纳70家企业,形成年产35万吨初加工塑料的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20亿元。 重大产业项目缘何接连落子阜阳? 阜阳良好的发展态势是重要影响因素: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交通、政策、农业、人口“五大优势”,阜阳正在加快建设皖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中原地区新兴制造业和新能源基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区域消费中心,这为大企业和大项目赢得了广阔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阜阳上下萦绕着这样一根主线——服务围着项目转。 引进项目,环境先行。“服务企业1%工作法”“阜阳市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十项制度”“阜商服务卡”……一系列优化环境的政策陆续出台,持续开展百名科长考评、“面对面”电视问政等活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迎接四海客商。 招商引强,走出去与主场招商同步发力。进博会、制造业大会、国际风能大会、光伏博览会等重大推介会,阜阳争分夺秒,谋事干事,带来重大项目和大额投资。 走出去、引进来,项目落地强服务。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我市积极整合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等要素,向重大项目倾斜,切实提高要素保障的精准度和及时性;高水平建设“1+7”承接产业转移平台,深化阜阳经开区毗邻园区改革,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标准地”模式;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发展…… “入驻阜阳复旦创新科技园以来,我们不仅获得了园区免除租金、帮助孵化等政策扶持,还和复旦大学、清华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建立了合作,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在阜合现代产业园区,清联智能科技公司负责人李晓宁说。 扬帆破浪正当时。围绕勇当皖北振兴“排头兵”,阜阳不断增强“慢即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奔跑在产业项目建设的赛场上。 以项目为王、产业支撑,发展中的阜阳动力更足、未来更好!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