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在阜阳 每寸耕地都有“守护人”

2022-1-22 10:41| 编辑: 蜗牛先生 | 查看: 15339| 评论: 0|原作者: 张凯培 刘文娜 张雪婷|来自: 阜阳日报

  
  冬日的皖北清晨,凉风阵阵,寒气袭人,乡间小路上鲜见来往行人。
  
  在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村党委书记、村级田长杨坤山已经迎着晨雾出发。这一趟,他要走过几个自然村,查看上千亩农田情况。杨坤山说,“耕地保护重于泰山。每天必须到田里看看,心里才会觉得踏实。”
  
  三星村耕地面积7000余亩,全村人口超7000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过1.2亩。竭尽全力保证耕地安全,在杨坤山看来,既是日常工作,又是重大责任。
  
  在我市,像杨坤山一样责任感满满的“田长”还有许多。
  
  2021年10月份,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立田长制的实施方案》,明确以推行“田长制”为抓手推进耕地保护。两个多月时间过去,颍淮大地已全面建立起了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制”,并组建了近1.6万人的巡田员队伍,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耕地保护“责任网”。

颍淮大地的连片耕地。
  
  建立四级田长制   织密耕地责任网
  
  阜阳,传统农业大市、江淮百亿粮仓,以不到全国0.5%的耕地生产出全国1%的粮食,常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亿斤以上,占安徽省的1/6,优质专用品牌粮食基地建成全国样板。
  
  承载光荣的同时,也意味着肩负重担。
  
  一段时间以来,散地碎田制约了阜阳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乱占耕地行为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成为我市各级政府工作重要任务。
  
  如何推进耕地保护?2021年4月份,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出台《关于完善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工作机制的意见》,提出“推动建立‘田长制’,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的要求。
  
  上级有部署,阜阳快行动。2021年5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参照已试行“田长制”的山东、河南等省市的经验,起草了《阜阳市关于建立田长制落实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2021年8月,又在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田长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征询意见函》的基础上,优化形成《阜阳市关于建立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持续修改完善、广泛征求意见……2021年10月22日,阜阳市《关于建立田长制的实施方案》经市政府第126次常务会会议研究通过;同年10月25日,经六届市委深改委第一次会议研究通过后印发。
  

太和县阮桥镇青春村田长制公示牌。

  按照《方案》要求,市、县两级要设立总田长、副总田长和田长,乡级设立田长、副田长,村级设立田长。市级总田长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副总田长由市委副书记和市政府分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工作的负责同志担任。市级田长由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担任,以县(市、区)为单元,明确责任区域。
  
  市、县(市、区)设立田长制办公室,设在同级自然资源部门。本级自然资源、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为办公室成员。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在明确各级田长及田长制办公室工作职责的同时,提出了严格规划管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加强信息公开、加强信息化监管、严格耕地保护执法监督等八项主要任务,要求建立会议调度、督查考核、激励奖惩、信息报送等工作机制。
  
  小问题及时发现   确保不出大问题
  
  新年伊始,在阜南县会龙镇闫老村,某村民搭建又拆除的经历,让当地群众对耕地保护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事情源于1月13日,当时镇村干部按照惯例深入基层巡田,行至闫老村时,忽然发现一户村民正在现有房屋一侧,私自延伸向外搭建房屋。“经现场测量核实,确实是占用了几平方米的耕地。”会龙镇副镇长杨洪庆介绍说,经过干部与群众现场沟通做工作,违规搭建立即停止并随即恢复,群众对此表示了理解支持。
  

核实处理后的耕地恢复实景。

  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分别任乡级田长、副田长,各村(社区)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任村级田长,其余镇、村干部任网格员……在会龙镇,眼下已构筑了严密的耕地责任网。“每天在行动,每周会总结,时常在调度。大家的工作热情都非常高。”杨洪庆说。
  
  在颍东区冉庙乡张桥村,村党总支书记冉兆亚,眼下正忙着联系引进新项目。不久前,他增添了一个新身份——村级田长,“我们村有7300余亩耕地,人均只有1.4亩。只有把农田保护好,乡村振兴才能希望。”为此,张桥村在组织做好日常巡田工作的同时,积极利用大喇叭、宣传栏、微信群等进行宣传,群众耕地保护意识得到了持续提升。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据介绍,为顺利推进田长制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全市会议及有关工作调研时,就有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田长制办公室专门成立工作专班,指导、监督、推进任务落实;各县市区统筹推进,在市级《方案》基础上,出台对应的实施方案并成立田长制办公室,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实施。
  
  截至目前,我市共明确市级田长13名、县级田长190名、乡级田长344名、村级田长2007名,巡田员15849名。“此前,我市有编制的土地执法人员仅200多名,存在着人员少、任务重、情况不能及时发现等问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同志说,随着“田长制”推进实施,有效实现了对全市耕地的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
  
  最为关键的是,随着工作持续开展,有效确保了小问题及时发现、大问题不会出现。“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田长制’的实施,既减少了行政执法的压力和成本,同时对老百姓的财产也是一种保护。”该负责同志说。

蓬勃发展的阜阳现代农业。
  
  人防技防同发力  千里眼守护安全
  
  人的精力总归有限且难免出现遗漏,要想实现更好保护耕地,人防+技防必不可少。
  
  在太和县,不久前就通过月度卫星监测,发现了一处违法建设的鱼塘。
  
  “图斑监测面积1.12亩,占用耕地面积1.12亩。”太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卫片办外业核查人员介绍说,发现卫星影像发生变化后,县里立即将情况转到当地国土所核实,目前违法建设鱼塘已恢复耕地原貌。
  
  为了解决卫星监测周期长、容易受气候影响的问题,我市正与有关单位合作,通过悬挂激光补光的云台摄像机,利用独有的高点资源、传输及时性高、电力保障稳定、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建立自然资源智能监管平台,以高点监控信息采集系统及技术手段,提高对耕地保护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水平。
  
  目前,我市拟布设高点监控点位共有1024处,其中三区合计230处,5县合计794处。值得关注的是,该监管平台在利用高位监控实时采集的视频数据后,再通过人工智能等手段,对监管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用地与视频数据进行分析,便能准确对非法占用、非法建设等行为进行实时监控预警。
  
  “千里眼”的给力,既体现在实时上,也体现在数据支撑上。该系统支持叠加卫片图斑并按月进行统计,还可输出月报、季报、年报等,为自然资源管理量化考核管理提供有效支撑。
  
  “在平台建设中增加了田长制工作模块,预留了与省级田长制信息平台链接的端口,确保及时运营。另外,通过耕地保护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发现的‘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与基层田长巡察监管发现的问题进行比对,两项工作互为考核参照依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同志说。
  
  新技术有多给力,太和县以智慧国土建设项目为例作介绍:通过高点监控+卫片融合监管模式,该项目不仅可以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对土地违法行为准确识别,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智能终端反馈至执法人员,真正实现“高空看、智能判、地上查、网上管”,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

通过卫星监测发现的违法建设鱼塘。
  
  结果运用进体系   耕地保护强支持
  
  再好的机制,只有落在实处,才能发挥实效。
  
  一段时间以来,为了更好推进“田长制”实施,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承担起推行田长制的责任主体,实际制定本级田长制实施方案,落实党政同责,建立协调联动,支撑有力的保障体系。
  
  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均已出台县级实施方案,并成立田长制办公室,合计办公人员数43 个。
  
  在严格考核监督层面,我市已将田长制执行情况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上一级田长制办公室对下一级田长制执行情况、田长履职情况等进行督导检查。
  
  为了更好推动耕地保护,我市还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并建立体现耕地数量和质量真实可靠的清单管理制度,做到离任交清单、接任接清单。
  
  完善配套制度添保障。当前,按照《方案》要求,并结合颍东区、阜南县等已开展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以及太和县、临泉县等开展的国土资源量化考核,我市在已有制度和经验的基础上,于2021年11月草拟了阜阳市田长制会议调度制度、督查考核制度、激励奖惩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四项制度,正结合省级有关政策和基层实践进一步完善。
  
  在资金支持方面,我市统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及有关涉农资金,用于支持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此同时,研究制定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及资金管理办法。
  
  “我们将竭尽所能、全力以赴,为千万颍淮儿女守住940余万亩耕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新的一年,将从建立健全监管信息员队伍、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强化田长制业务培训、优化信息化监管等方面着力,推进全市耕地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可以预见,到2025年底,我市田长制配套制度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目标任务将全面完成。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