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辞旧岁,福虎迎春来。随着农历春节越来越近,阜阳城乡大街小巷、超市商场,处处张灯结彩,忙着办年货的人们喜气洋洋,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在阜南县段郢乡蒲庄村、颍东区正午镇吴寨村,一场场乡村“村晚”轮番上演,颍上花鼓灯、阜南淮河琴书、颍东舞龙舞狮、临泉杂技等文艺节目丰富多彩,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品尝”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在阜城文昌阁、古商城、七彩世界等年货市场,大红的对联、喜庆的灯笼持续热销。在大型商超和农贸市场的年货大街,腊鱼、腊肉、香肠等美味食材应有尽有,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 “茶罢一手糖,酥醇两袖香;儿女绕膝闹,春来伴梦长。”在太和县旧县镇麻糖一条街,每隔四五米就有一个卖麻糖的摊位。其中,马超麻糖和刘家麻糖是叫得最响的两个品牌。与太和相邻的界首,宏兴果子是家家户户少不了的年味点心。面粉、大豆油、糯米汁、蜂蜜、白糖等常见的食材,经过传统手艺加工,就成了清香酥脆、入口即化、沙甜软糯的口酥、金果、梅豆酥。 辞旧迎新春来到,甜甜蜜蜜过大年。称二斤麻糖,买六斤果子,再准备两包东关麻花、几箱太和花馍,回家给小孩解馋,拜年为亲戚送福,吉祥如意,其乐融融,既是过年的美味,更是来年的祝福。 高歌新时代。本报记者 穆可亮 摄 村晚搭台传非遗,太和花馍卖得俏。本报记者 穆可亮 摄 炸麻花,备年货。本报记者 穆可亮 摄 阜城大街两旁挂起大红灯笼。本报记者 穆可亮 摄 宏兴果子来两斤。本报记者 庞诚 摄 大润发年货大街。本报记者 穆可亮 摄 称二斤麻糖。本报记者 庞诚 摄 购买果子好过年。本报记者 庞诚 摄 旧县麻糖送货忙。本报记者 庞诚 摄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