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七旬老人自办红色文化收藏馆

2022-3-1 08:49| 编辑: 刘黎 | 查看: 169304|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任刚 通讯员 田鋆生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阜南县鹿城镇南关社区的老人陈亚东,最近完成了一件“大事”:花费3万多元,将社区内两间旧平房进行改造,把自己珍藏多年的3000多件红色藏品放进去,成为社区里的“红色文化收藏馆”,供市民免费参观。
  
  改造闲置房屋办红色文化收藏馆
  
  “同学们,粮票、布票、肉票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那时钱丢了可以,票丢了可不行……”2月26日,星期六,红色文化展馆来了一群小学生,陈亚东老人兴致勃勃地向孩子们逐一介绍展品背后的故事。
  
  今年72岁的陈亚东出生于阜南县王化镇,初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曾在乡镇食品公司一干就是16年。1983年起,陈亚东在朋友影响下迷上了收藏。他利用出差的机会,广泛收集党报、书刊、票证、徽章、邮票等物品,目前总共收藏实物5万多件。
  
  日常赏玩之余,陈亚东老人也有点遗憾:“这些东西窝在家里睡大觉,实在可惜。”于是他便产生了创办红色文化收藏馆的想法,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文化,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今年春节期间,陈亚东听说社区有两间闲置平房,面积约45平方米。陈亚东找到社区工作人员商量,能不能将这两间屋子改造为红色文化收藏馆。随后,在镇政府和社区支持下,陈亚东对这两间房屋进行了改造,还购买了几个玻璃柜台,共花费了3万多元。近日,他的红色文化收藏馆正式对外开放。
  
  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陈亚东的红色文化收藏馆里,藏品分为党报、书刊、徽章、票证、邮票等多个类别,目前共有3000多件实物。
  
  在报纸收藏中,有刊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等新闻的《人民日报》;有1945年记录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大众日报》。
  
  书刊藏品约有600多册,其中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年战绩》《农民画报》《陈独秀》《李大钊》等。这些书刊弥足珍贵。
  
  徽章类藏品共展出80多枚,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各类徽章就有20多枚。其中时间最早的一枚徽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徽章。
  
  数量最多的藏品是票证,陈亚东共收藏有3000多枚,目前展出了2000多枚,包括食用油票、布票、棉花票、糖票、肉票、鸡蛋票、工业品券等16种。为了收集这些票证,这些年他没少费精力,也没少花钱,更没少跑路。
  
  陈亚东说,用这些年的收藏办社区红色文化收藏馆,就是想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使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寻找到红色记忆,铭记历史。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