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特教学校吹来“冰雪运动风”

2022-3-2 09:23| 编辑: 刘黎 | 查看: 101537|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牛桂芹 周姗姗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完美落幕,北京冬残奥会也即将如约而至。为了让更多残疾孩子感受到冬奥会的魅力,近日,阜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旱地轮滑、剪纸、绘画等多种与冬残奥会相关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冬残奥会的相关知识,用残奥会的精神激励学生。以残疾运动员为榜样,也在这些特殊孩子的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
  
  残疾人也可进行轮滑运动
  
  3月1日,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前夕,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旱地轮滑场地,近10名学生在体育老师常伟的指导下,学习轮滑运动的动作要领。而像这样的轮滑课堂已经开展了两年时间。
  
  “我们对这些特殊学生不要求速度,希望他们亲身体验到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同时也让身体得到锻炼。”常伟说,冰雪运动对特殊孩子来说,能充分锻炼身体平衡感、方向感、协调性和灵敏性。比如一个简单的后滑动作,身体健全的孩子可能看两遍就能学会,这些孩子却需要不断重复。而且,每个孩子的身体情况不同,训练时的错误点也不同,需要老师一个个帮他们纠正动作。
  
  “我们参考了北方一些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冰雪运动的先例,认为这项运动在听障和部分智障学生中可以展开。”常伟介绍,之前学校为了保障学生运动的安全,在校园中铺设了近500多平方米的悬浮地板,这些平整的悬浮地板为开展旱地冰雪运动提供了条件。
  
  “目前,学校的轮滑队已经有20余名学生加入,其中70%为听障学生。”常伟说,在一次次实操训练中,这些孩子感受到冰雪运动带来的“速度与激情”,也为他们“无言”的生活带去了一些快乐。平时,在校运动会、校艺术节上,学校也为这些擅长轮滑的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据了解,2019年该校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冰雪活动。2020年,在市轮滑协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市特殊教育学校拥有了一支由本校三名体育老师和市轮滑协会的专业老师组成的指导团队。随后,他们挑选出10名听障学生,进行轮滑运动兴趣培养。两年来,整个团队已经发展了20名学生。由于学校积极开展冰雪运动项目,2020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薛仰宇说,下一步,学校计划继续推广冰雪运动,准备在盲生中开展培训。希望通过学校的努力,带动更多特殊孩子参与冰雪运动。
  
  以更多艺术形式展现冬奥元素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手指不经意地舞动,不一会儿憨态可掬的“冰墩墩”“雪容融”便初具雏形。
  
  3月1日,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剪纸课堂上,孩子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剪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记者看到,整个剪纸教室里陈列和悬挂着很多剪纸作品,除了冬奥吉祥物,还有冬奥运动健儿的剪影、为冬奥助力的口号,还有兰亭集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巨制”。
  
  美术老师陈师臣告诉记者,寒假前夕,学校就开始组织学生创作冬奥主题剪纸。现场进行剪纸的,基本上都是聋哑儿童,他们虽然不能说话,手工却了得,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丝毫不分心。“这些聋哑学生平时也会通过手机等渠道,了解时事政治和各类新闻,对最近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他们也都非常熟悉。”
  
  “剪纸这门技艺需要悟性,同时也要用心,要下功夫练。”陈师臣说,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带领学生进行剪纸创作,班里也出现不少“剪纸小能手”。16岁的刘珍楠是剪纸班班长,作为班级骨干,她学剪纸已经两年多了,平时协助老师对班里16名学生进行帮助。“刘珍楠初学剪纸时,正上九年级。尽管第一次接触剪纸,但她并不排斥。”陈师臣回忆,记得刚开始剪纸,刘珍楠的手指头磨出了泡,他用手语说,如果疼可以歇一歇,可孩子依然没有放下剪刀,反复练习。
  
  为培养学生的特殊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市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了剪纸课,从九年级持续到高中,每月16节课,每节课40分钟,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下一步,我们会紧跟时事,创作更多的题材。”陈师臣说,希望用不同的形式和文化展示迎冬残奥会的心情,也展示孩子们不一样的人生价值。
  
  多年来,学校陆续开设了剪纸、缝纫、编织、字画装裱、面点、陶艺等七大项职业技能课。由于学校加强对传统文化项目的重视,让孩子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