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扫码声响起,一张印着“阜阳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字样的收银小票从机器中吐出。小琪(化名)伸手接过小票,看着购物车里琳琅满目的玩具,满脸欣喜。这个即将投入使用的“童乐超市”,是专为福利院165名孤残智障儿童打造的模拟社会空间。 近日,总投资1000万余元的阜阳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改建项目通过验收。除“童乐超市”外,心理沙盘室、音乐舞台、感官训练室等设施同步启用,为孩子们搭建起成长乐园。 帮助孩子们融入社会 作为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特教老师,张辰茜在这里已经工作了4个年头。她认为,特教老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而不仅仅是陪他们做游戏、唱歌曲。 “这些孩子对社会的渴望,藏在每一个小动作里。”整理超市货架时,张辰茜注意到坐在小凳子上的小琪:看似安静,但滴溜溜转动的眼睛和不时摸摸玩具的小手,暴露了她对玩具和零食的渴望。 小琪患有智力缺陷,每次参与社会活动都格外兴奋。像她这样的孩子,在福利院占大多数。“分发玩具、零食,或是有爱心人士探望时,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张辰茜说,虽然孩子们不善表达,但他们渴望融入社会的心情是溢于言表的。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比单纯陪伴更重要。”张辰茜表示,过去,爱心人士探望是孩子们接触外界的主要渠道,如今“童乐超市”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 “从购物车使用到收银流程,完全复刻真实超市场景。”工作人员李强介绍,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通过游戏学习挑选商品、模拟交易,逐步掌握基础社交技能。这种沉浸式体验让“融入社会”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可触摸的日常。 将“儿童需求”放在首位 阜阳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原颍东区社会儿童福利院)始建于1951年,主要承担阜城三区及阜南县、临泉县、太和县、界首市孤残儿童、弃婴(儿)的养育、教育、康复、治疗等工作,同时承担阜城三区困境儿童、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代养工作。 作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该改建工程于2024年4月获批,10月开工,今年5月通过验收。项目涵盖室内改造、绿化提升、道路修缮、消防改造、游乐场地建设及康复设备购置六大板块。 记者看到,改建后的福利院处处洋溢着暖意:塑胶防滑地面搭配彩色吸顶灯,幼儿宿舍新增了消毒碗柜与儿童浴缸,卫生间按照不同身高设置了三级洗手池。康复室内,感统训练器材、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等专业设备一应俱全。消防喷淋系统实现全覆盖,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灭火器等安全设施全部更新到位,让“安全第一”的理念真正落地生根。 “党和政府的关怀从未间断,社会爱心也始终相伴。”市社会儿童福利院负责人尹泉介绍,近年来,每月都有3到4批爱心团队前来探望,年度志愿服务近600人次。此次千万级改建项目从方案设计到设备采购,全程都将“儿童需求”放在首位,真正做到精准施策。 “硬件环境改善只是开始,我们将持续优化各项服务,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温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尹泉表示。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