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托”起增收好日子

2022-5-6 08:30| 编辑: 戴斐 | 查看: 119056|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杨燕 通讯员 闫翊|来自: 阜阳日报

  “又是一个丰收年!”时至立夏,站在田头看着长得齐、杆子壮、穗头大的小麦,颍州区王店镇高朋村村民孙红朋对今年午季的收成底气十足。
  
  “照这长势,每亩地至少能打1000斤小麦,卖个上千块钱不成问题。扣除229元托管费和70元收割、运输的花销,一亩地收入在800元左右。”种地当起“甩手掌柜”,地里的收入不少反增,孙红朋把这几年的增收好“钱景”归功于土地托管服务。
  
  在广大农村地区,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无力耕种,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成为现实而普遍的问题。
  
  高朋村也曾面临这样的困境——该村共有3246人,其中千余名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老人既不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自己种植产出效益又低。为了破解这一难题,2018年秋季,高朋村“两委”委托有托管经验的安徽金土地农业机械服务有限公司,对全村2800多亩土地实施托管服务。
  
  “土地托管就是在土地承包权、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土地托管给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高朋村党支部书记徐少森告诉记者,庄稼人对土地账算得最清楚,种地怎样省力、怎样赚钱,心里都明镜似的。
  
  土地托管服务模式下,由合作社提供质优价廉的种子、农药、化肥,旋耕、播种、收割都是补贴价,施药采用无人机飞防,一年下来一亩地至少节省投入140元。
  
  与此同时,现代化、科学化发展种植,粮食亩均产量将增长10%以上,加上企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粮食,在减增之间,每亩地至少增收240多元。
  
  “企业为托管农户提供耕种管收全链条服务,这样算下来,不仅有效降低了种植成本,对农民来说还省时省力。”徐少森说。
  
  今年4月上旬,阜城实行静态管理期间,正值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期,安徽金土地农业机械服务有限公司组织4名机手、2架无人机对高朋村2800多亩土地实施两次喷防,避免了人员聚集,实现了疫情防控、农业生产两不误。
  
  土地托管服务的推行,不仅解决了部分耕地无人种、无力种的问题,还解放了劳动力,让他们通过外出务工实现“再创收”。
  
  “之前,麦收季节是俺最纠结的事。”高朋村村民李冬青告诉记者,父母年事已高,一到午收,在外务工的他不得不从外地请假回家收麦。算上扣除的工资、奖金、来回车票,一趟下来少说要损失三四千元。而且自己种地,管理辛苦不说,若遇到旱涝灾害,地里难见收成。“土地托管给专业的农业服务企业,父母不用操心种地,我也能在外安心挣钱了。”
  
  土地托管,“托”起农户增收的好日子。记者从市农业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996家,全程托管服务面积累计达162万亩,居全省前列,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今后我们将继续实施以小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重点落实小麦生产托管,深化行业规范管理,制定服务标准和规范,持续完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