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田持杰:带领前进村挂上“前进挡”

2022-5-20 08:58|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66254|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高红/文 王彪/摄|来自: 颍州晚报

  2018年,市委政研室田持杰作为第七批帮扶干部,下派到颍东区杨楼孜镇前进村,成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去年6月,驻村期满后,本可“功成身退”,他却义无反顾选择再干三年,以前进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的身份留任。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1200多个日日夜夜,这名“80后”第一书记扎根基层,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舞台上,带领前进村一路挂上幸福的“前进挡”。
  

  聚民心有法子
  
  一栋栋农家小屋粉墙黛瓦,房前屋后月季竞相绽放;一条条乡道蜿蜒整洁,串联起前进中的小康之路……初夏时节,走进颍东区杨楼孜镇前进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新容新貌。
  
  这几年,前进村正如其名,一改“后进村”的旧面貌,从“里子”到“面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昔日的贫困村蜕变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从一贫如洗的“空白村”发展成村集体收入近百万元的“一村一品”示范村。
  
  说起村第一书记田持杰,村里不论男女老少都对他赞不绝口。“小伙子第一次到家来看我,说是下派到村里来扶贫的,我还觉得太年轻了。没想到短短几年,村里就修了路,建了车间,干得真不错。”村民李大娘感慨万千。
  
  其实,回想起刚到前进村,田持杰还是有一定压力的。初来乍到,工作环境从机关到乡村,又有着一张年轻的面孔,他能感觉到“跟村民之间有些距离,并没有被村民完全认可和接受”。
  
  如何缩小这种距离感?田持杰意识到,走村入户是最好的方式,所以他天天“串门”,跟村民深入聊天,了解他们的困难,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走了一圈,就找到了工作的“门道”。
  
  李大娘身患食道癌,儿子李光明工作暂时没着落,家里负担重。田持杰不仅帮着李光明和爱人解决了就业岗位,还时常关心老人身体情况;家里孩子升学,他帮着咨询上学政策……驻村以来,田持杰累计走访群众2000多户次,渐渐赢得了乡亲们的认可和信任。
  
  乡村振兴有路子
  
  从急难愁盼事干起,干到群众心坎上,干出团结一心好局面。融入群众中后,田持杰又把目光瞄准了发展,他为前进村争取资金超900万元,落实扶贫帮扶项目9个,实施了村庄亮化工程、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1000平方米扶贫车间等项目。
  
  扎进村子,甩开膀子,蹚出路子。短短几年时间,前进村就实现了蝶变,集体经济年收入从13.4万元增加到94.3万元。田持杰与村两委干部一起谋划了小米椒等特色蔬菜产业项目,2021年前进村销往河南、浙江等地的小米椒达300多万斤,实现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
  
  去年6月,全市第八批选派干部派驻到村,田持杰没有“功成身退”,而是以杨楼孜镇前进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的身份留任。从2021到2024年,又一个三年,摆在田持杰面前的是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考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面对乡村振兴的新蓝图,田持杰踌躇满志再出发。目前,前进村已自筹资金百万元,调整好建设用地,待秋收秋种结束后便开工建设厂房,通过固定资产入股的方式,走村企联合发展的路子。
  
  小米椒、黑皮冬瓜、口孜大蒜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带动村民鼓起了腰包;盛昌包装、久固建材等企业的进驻,既带动了就业,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家庭创建、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引领新风尚,乡村文明新风迎面扑来……
  
  一路走来,前进村正在变化中前进。“看着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田持杰说,他愿意将青春奉献给乡村振兴,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把希望播撒在群众的心底,和乡亲们一道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