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上海回到皖西北,度过了健康管理期后,既没耽误麦收,又在“家门口”找到了新工作。这段时间,王亚军的心里很暖。 今年3月初,因家中事务需要打理,界首市砖集镇姜洼村村民王亚军,从上海回到老家。然而,待家里事忙完,返岗却因疫情等原因未能成行。 镇村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征求留乡工作意愿,积极推荐就近工作岗位。 经过多轮联系对接,王亚军很快“挑”中了在界首市恒吉服饰有限公司的新工作:“每天上班8小时,一个月工资3000多块钱,既能挣工资,又能照顾家,这不,收麦都不耽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国内新一波疫情波及一些省份,我市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家乡。帮助返乡人员充分就业,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念兹在兹。 “聚焦返乡务工人员就业,我们重点落实‘131’暖心就业服务,即:提供至少1次上门就业帮扶、3个适合的岗位信息、1个培训项目,确保兜住就业底线。”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培一介绍。 暖心就业服务,让越来越多的返乡务工人员,像王亚军一样,在“家门口”找到新工作。 临泉县韦寨镇居民韦少峰,上月中旬从河北廊坊返乡,本以为至少要在家闲上一阵子。没成想,前几天,韦寨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所所长孙泉林就找上门来,问清就业意愿之后,又为他解读了最新的就业帮扶政策。“没想到家乡对我们的就业这么关心,我相信一定能就近找个称心如意的工作,不外出了。” 市人社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下一步,我市将继续精准掌握返乡人员群体就业信息和就业意愿,及时跟踪帮扶。对于仍有外出就业意愿的群众,加强与输入地的对接,积极开展“送您上岗”活动,确保全部实现就业;对于未外出就业人员,进一步强化以“131”为重点的暖心就业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他们就地就业需求。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