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2年夏粮收购工作新闻发布会。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樊芳清、农发行阜阳市分行行长陈立俊通报夏粮收购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小麦喜获丰收 面积、产量、品质、效益“四提升” 今年我市小麦喜获丰收,预计总产378.8万吨,实现面积、产量、品质、效益“四提升”,小麦市场收购价格普遍在每斤1.5元以上,亩均种粮收益较上年增加300元以上,有效提高了农民和种粮大户的种粮积极性。 今年夏粮呈现三个特点: 收购价位高。目前价格基本平稳在每斤1.50元至1.54元之间,远高于国家公布最低收购价每斤1.15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增加0.32元左右,涨幅26.7%。 市场主体多。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市内外粮食加工、贸易企业,粮食经纪人等积极入市收购,粮食收购市场活跃,收购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截至7月12日,全社会累计收购小麦140.5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1.5%,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73.15万吨,非国有企业收购67.43万吨。 卖粮主体惜售。今年小麦质量好、价格高、行情好,受国际粮价上涨、粮食种植成本增加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农户留存口粮的比例有较大幅度增加,农户和粮食经纪人存在一定的惜售心理,今年夏粮收购期将相应拉长。 严格落实收购政策 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舒心粮” 政策性市场化并重,坚持两手抓两步走。推进优质粮食工程订单收购,完善市场化收购融资担保机制,引导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积极与省内外各类收购主体开展产销对接、委托收购、代收代储等合作,目前签署协议收购数量120万吨,筹集市场化收购资金30多亿元,鼓励粮食加工企业、粮食经纪人等各类收购主体入市收购,确保不发生“农民卖粮难”问题。今年我市计划轮入省、市、县级政府储备小麦82000吨。 严格执法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严格执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压实行政管理和属地监管责任,落实粮食行业协会自律作用,维护粮食收购市场的良好秩序。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严肃查处未按规定告知、公示粮食收购价格,压级压价,未及时支付售粮款,“打白条”以及“虚假收购”“先收后转”“以陈顶新”“以次充好”“转圈粮”等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价格监测预警,保障市场平稳运行。市、县粮食业务部门实行夏粮收购价格、收购进度日统计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制定了夏粮收购督查工作方案,成立5个包保督导组对8个县(市、区)收购组织领导、收购企业备案管理、收购政策执行、地方储备粮轮入、维护收购秩序等情况进行实地督导。 同时,要求相关库点在醒目位置公示收购粮食品种、质量标准和价格,做好咨询讲解、指示牌设置、接卸引导、账款清算等工作,便民服务的休息凉棚、开水、药品等确保到位,为农户开辟绿色通道,真正做到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舒心粮”。 加大惠农支农力度 发挥政策性金融履职作用 由于受到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从5月份开始,国内小麦市场价格一直在1.5元/斤上下波动,与202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价格(1.15元/斤)差距较大,最低收购价预案未能正式启动。 农发行阜阳市分行为切实做好夏季粮油收购信贷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确保今年午季粮食收购工作顺利开展,积极支持8家地方企业新增储备及储备轮换参与夏粮收购,已投放储备贷款2.8亿元,收购小麦2.7万吨;大力支持8家国有粮食企业利用空余仓容充足、仓储设施完善、点多面广优势,引导国有购销企业通过与牧原、正邦、新希望等下游大型企业签订订购协议,参与市场化粮食收购,已投放购销企业收购贷款17.7亿元,收购小麦40.8万吨;有效支持7家民营企业参与夏粮收购,支持其做大做强,已投放收购贷款1.3亿元,收购小麦1.3万吨。 为做好企业收购小麦工作,保证农民及时收到粮款,夏收期间,该行实行网银、银企直联等电子支付渠道“7×24 小时”全天候服务,全力保证政策性收购资金足额供应,杜绝出现农民“卖粮难、打白条”现象。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