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专家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主要从三个方面对2021年5月印发的防控方案(第八版)作了修订。其中,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引起广泛关注。那么,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是否意味着防控措施有所“放松”?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 因时因势调整防控方案 今年4至5月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大连、苏州、宁波、厦门、青岛、广州、成都等7个城市开展了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工作,取得大量科学依据。 综合组结合各地防控实践,特别是上海、吉林等地大规模处理疫情的实际经验,并参照世界卫生组织上半年发布的指南,主要从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进一步完善疫情监测要求三个方面对防控方案进行了修订。 第九版防控方案提出,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前不要求双采双检;将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一般是2至4天,绝大部分能在7天内检出。”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表示,这样的调整并不意味防控措施的“宽松”,而是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特点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体现了精准防控要求,不会增加疫情传播风险。 重新规划中高风险区域 第九版防控方案明确,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方案。 同时,高风险区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封控措施;中风险区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防范措施。低风险区域人员离开所在的地区或城市,应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调整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可以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表示,第九版防控方案明确,高风险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对于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建议市民做好个人防护 近期,国内十几个省市发生本土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建议,如果近期从疫情发生地来(回)阜,一定要向属地(居住地)社区报备。当前正值暑假旅游旺季,广大市民要合理安排出行,科学规划路线,出发前随时关注目的地疫情防控动态和风险提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区所在的县。 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要全程规范戴口罩,减少交谈,保持勤洗手、常通风、用公筷、1米线社交距离等良好个人习惯。 同时,要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己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出现症状一定要及时规范就医。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