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时光的表盘之上,总有一些耀眼的时刻,标注历史的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阜阳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奋力把在全国的区位和战略叠加优势,转化为追赶跨越的胜势、领跑皖北振兴的成势,全市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底气更加十足、动能更加强劲。 十年风华茂,奋进正当时。本报今起开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非凡的成就阜阳这十年”栏目,全方位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阜阳取得的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成就,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踔厉奋发、奋勇争先,为谱写现代化美好阜阳新篇章贡献力量。 十年时间,3600多个日日夜夜,足以见证一座城市的奋进之力。 过去十年,是阜阳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迈上2000亿元、3000亿元台阶,跨入全国百强行列;跻身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已形成19个产值3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阜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150万人,均实现翻一番…… 迈进新征程,阜阳拉高标杆、追赶跨越,抢抓机遇、争先进位,继续书写着充满朝气、奋进勃发的新答卷,努力成为皖北振兴的排头兵、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增长极。 综合实力持续攀升 夏日的阜阳,热情澎湃、欣欣向荣。 从阜阳经开区传出好消息:经过3个多月紧张建设,7月底,中科海钠·阜阳全球首条GWh钠离子电池规模化量产线正式落成。该项目是阜阳新能源产业换道超越的标志性成果,彰显着“双招双引”的“阜阳速度”,为我市打造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基地掀开了新的篇章。 同时间赛跑,与时代并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区域竞合大潮涌流新形势,面对产业更新换代新变化,阜阳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区域重点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中西部区域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皖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等国家定位,从外找机遇、从内挖潜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071.5亿元、较2012年提升1.5倍,近十年累计增幅居全国第二; ——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太和、颍上、临泉、界首跻身全省县域经济20强、数量居全省第二; ——聚焦打造“制造强市”,奋力铸造制造业硬核实力,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实现翻番、增加值跃居全省第五;发挥“百亿江淮粮仓”优势,粮食总产持续稳定在百亿斤以上; …… 乘势而上、铆足干劲,阜阳不仅坐上皖北GDP、制造业头把交椅,还在全国榜单中争先进位:在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居第73位,在2021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排名中居第96位。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漫步在“全国文明城市”阜阳,城区林立的高楼大厦彰显着都市气息;穿行道路游园,文明的秩序成为最靓丽的风景;走进背街小巷,洁净的家园备受居民称赞。 当前,阜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150万人。向西,西湖新区和高铁新区建设奏响序曲;向东,颍东拓展区展现新姿。 过去十年,让我们最为自豪的是,作为全省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地区,阜阳知重负重、苦干实干,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省一道,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过去十年,让我们最为骄傲的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以Ⅰ型大城市建设为牵动,阜阳持续强基础、补短板、调布局、惠民生,城市品质内涵不断提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实施“百巷改造”工程,新建一批公共厕所、停车场,高标准建设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大剧院等公共场馆,学前教育“985”目标顺利实现,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超全省平均水平,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市县乡全覆盖……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居民腰包渐鼓。2021年,阜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379元、15874元。 一组组亮丽的数据、一项项丰硕的成果,深刻标注十年间,全市干群勠力同心、砥砺前行、“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奋斗历程。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阜阳人有了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定 今年6月,《苏阜结对合作帮扶框架协议》正式签约,这意味着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下,苏州与阜阳携手共进,在干部交流、产业发展、园区共建等多个方面,开展更为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乘着一体化发展的东风,阜阳加快开放步伐,持续深化与长三角中心区在理念、机制、项目等方面对接,开放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 创建75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大批阜阳农产品走上了沪苏浙人民的餐桌;成功举办首届阜阳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阜兴N+型大尺寸超高效单晶硅片、金风高端风电装备、赛拉弗电池片及光伏组件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阜阳…… 在对外开放的同时,阜阳对内纵深推动各领域改革,着力破解发展瓶颈、破除发展障碍,持续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推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措施,推出企业家日、重大项目政企联席会议、阜商服务卡等十项制度,阜阳以懂行业懂企业家的心态,让企业家、投资创业者感受到真诚真心;真金白银降低企业成本,动态调整涉企收费清单,涉企收费事项从145项减少到64项、降低56%…… 踔厉奋发十年路,砥砺前行谱华章。站在新的起点上,阜阳正积蓄澎湃动能,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努力续写新辉煌。 晒晒十年成绩单 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73.1亿元,同比增长3.3%——日前,市统计局发布全市经济“半年报”。 翻阅以往数据,1573.1亿元这个数字,已远超阜阳2012年的全年数值。那一年,全市生产总值是1248亿元。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春华秋实。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连跨2000亿元、3000亿元台阶,达到3071.5亿元,较2012年增长1.5倍,居全省第四、进入全国百强。最令人振奋的是,近十年阜阳GDP累计增幅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二。 这十年,阜阳经济发展量质并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8.7:38.5:42.8调整为13.6:37.5:48.9;太和、颍上、临泉、界首跻身全省县域经济20强、数量居全省第二。 这十年,阜阳产业发展动能增强。粮食总产持续稳定在百亿斤以上,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稳居全省首位,阜南“三全”模式在全省推广,“百亿江淮粮仓”地位更加稳固;规上工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全省第11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5位,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695家、较2012年翻一番。 这十年,阜阳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阜城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均实现翻一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42.7%;铁公机水”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商合杭和郑阜高铁开通运营,阜阳机场已开通15条航线通达21个城市,国家重要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 这十年,阜阳民生福祉成色更足。100.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5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个贫困县市区全部摘帽,阜阳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累计新增城镇就业80.1万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市县乡全覆盖,城乡居民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