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刻制“王家坝”系列玉印反映蒙洼新变化

2022-8-18 08:58| 编辑: 刘黎 | 查看: 20725| 评论: 0|原作者: 周姗姗/文|来自: 颍州晚报

玉印作品《美好西田坡》
    2020年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徽考察,首站就来到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如今两年过去了,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可喜变化。作为一名老党员、省级非遗传承人,张雷最近完成了4枚以“王家坝”为主题的玉印刻章,反映这些新变化。
  
  创作时,投入了很深感情
  
  昨日,记者来到张雷的工作室,见到了他精心篆刻近10个月的四枚玉印作品——《淮河第一闸》《美好西田坡》《芡实淮香》《红亮箱包》。这些印章以石英岩为原料,有正方形、长方形及立体四面构图,呈现青翠、鲜红等不同色彩。
  
  “艺术创作要紧贴现实生活。我一直关注时政,刻制‘王家坝’系列玉印的想法,两年前就有了。”张雷说,2020年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徽考察,首站就来到阜南县蒙洼蓄洪区的消息在媒体刊发后,他感到非常振奋,便想着结合当地风貌进行玉印艺术创作。“我年少时生长在蒙洼蓄洪区,所以对当地的风土人情非常熟悉。整个创作过程,我投入了很深的感情。”
  
  让非遗与时俱进,表现火热的新时代生活
  
  张雷介绍,《淮河第一闸》玉印较为写实,取自王家坝开闸泄洪的场面。刻画波澜壮阔的水浪很有挑战性,而左上方5个大字“淮河第一闸”,是从毛体字中收集而来。《美好西田坡》是一枚四面浮雕的立体玉印,融会传统薄意雕刻法进行创作。“庄台伴随治淮而生,是人们与洪水抗争过程中的产物。”张雷说,相较于之前的土路、毛坯房,如今通了水、电,盖起钢筋混凝土小楼,人居环境也变得更绿、更美了。同时,依托蓄洪区独特的庄台景观和秀美的湿地风光,西田坡庄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曾经靠天吃饭的庄台人家吃上了“旅游饭”。
  
  《红亮箱包》由一个带提手的箱包图案构成。如今红亮箱包公司这个由扶贫车间发展起来的企业,带领乡亲们在奔小康的路上越走越宽广。《芡实淮香》表现的是当地特产芡实8月开花生长的样子,寓意当地百姓顽强的生命力。目前,阜南县推广芡实、莲藕为主的水生蔬菜达7.1万亩。
  
  张雷说,他会继续关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变化,并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让非遗与时俱进,表现火热的新时代生活。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