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探索新路子 带来新希望

2022-8-23 10:10| 编辑: 刘黎 | 查看: 11171| 评论: 0|原作者: 汪文婕 鹿雅妮

  
  3.9万元→20万元……这5倍的增长量,在阜南县焦陂镇牛寨村集体收入增长表上,仅仅用了半年时间。而这些,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刘元礼密不可分。驻村一年来,刘元礼和村两委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实现集体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成立公司,专业化运营来增收
  
  虽已立秋,气温依然居高不下。8日清晨5点,阜南县焦陂镇牛寨村辣椒种植基地,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刘元礼正戴着草帽和大棚管理人员牛云山一起查看辣椒苗长势。这些蔬菜大棚在去年10月被牛寨村流转,并种植了40亩地的西瓜。在西瓜摘完后,紧接着又种植了辣椒。
  
  33岁的刘元礼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毕业后就职于省能源集团。去年6月,作为我省第八批选派干部,他被选派任牛寨村的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牛寨村位于阜南县东北部,2021年村集体收入仅3.9万元,产业发展滞后,双基建设落后,是阜南县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重点村”。这是刘元礼牛寨村驻村并走访后的直观感受。
  
  如何才能增加村集体收入?驻村帮扶后,刘元礼深入基层走访了解,和村两委一起谋划村里未来的发展规划。驻村一年多,他吃住在村,鲜有时间回家。
  
  因地制宜,才能走好乡村振兴的好路子。面对村集体经济较弱的局面,他自掏腰包近10万元垫付启动资金,在去年10月流转了村里100余亩土地搭建大棚,并于今年1月初帮助村两委成立了阜南县赋能农业有限公司。开展大棚种植和农产品加工,探索大棚西瓜、大棚辣椒等大面积种植 。
  
  今年7月,大棚里种植的西瓜直接销到了省城,为村集体增加了近15万元的收入。“我们尝到甜头后,就邀请附近的农户加入。”刘元礼说,他们成立公司的目的一是增加集体收入,二是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富起来。不久前,4家合作社加入进来,累计流转300余亩地,种植大棚辣椒。
  
  除了发展大棚种植,将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后销售,也成为增收致富摸索出一个新方向。粉丝、红薯、土鸡蛋、香油……这些阜阳土特产加工包装后,直供省城人的餐桌。刘元礼积极协调省能源集团各单位开展消费帮扶,助力特色农产品外销。农业公司成立仅半年产值突破50万元,利润近20万元。
  
  深度融合,实现乡村产业赋能
  
  负责管理蔬菜大棚的是有着大棚种植经验的牛云山,也是农户口中的首任“职业经理人”。此前他家因病致贫,脱贫后,牛云山一直靠打零工增加家庭收入。
  
  去年10月,牛寨村流转了100余亩土地,租给农户60余亩,村里自持40亩发展种植。牛云山勤快又负责,又有着大棚种植经验,成为管理人员的首选。就这样,牛云山成为这些大棚的管家。
  
  “村里支持,有干劲。”牛云山说,凭借着种植经验,和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西瓜收成不错,这茬辣椒长势也好。他将土地流转给了村里,领取了土地流转金;又在这干起了管家,每个月还能领到工资。
  
  “如今,300亩大棚,直接带动了100多户村民就业增收,”在牛寨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董士龙看来,刘元礼的到来为村里注入了新力量。
  
  一年来,村两委在刘元礼建议下,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外请技术专家到村指导,挨家挨户宣传发动等方式,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带动集体经济快速发展。2022年以来,牛寨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有望突破40万元。
  
  刘元礼说,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牛寨村采用“党组织+帮扶单位+公司平台+合作社+农户(脱贫户)”五位一体联结机制,将订单农业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完善农产品种植、加工、储存、包装、销售全链条实现乡村产业赋能,在产业链上面“深耕”,提高产品附加值,最大程度提升经济效益。
  
  “下一步,我们还将成立土地托管公司,自主经营村里近千亩土地,种植大豆、甜玉米等经济作物,继续壮大村集体收入,以产业振兴推动牛寨村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刘元礼信心满满地说。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