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家门口有活干有钱挣

2022-9-8 09:19| 编辑: 戴斐 | 查看: 14051|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张凯培 通讯员 张亚飞|来自: 阜阳日报

  秋日的清晨,颍东区口孜镇曹庄村,59岁的脱贫户李坤山早早来到村头沟河塘清淤工地,与工友们一起拌水泥、运砖石、砌护坡。“既能在家门口干活挣钱,又为村里环境提升作出贡献,感觉特别好。”

  李坤山所在的工地,是2022年省第二批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作为一项帮扶政策,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通过组织困难群众、失业人员参与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获取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该工程吸纳了包括李坤山在内的16名脱贫户参与其中,与项目30余名工人一起,对曹庄村附近沟河塘实施清淤和岸坡护砌。

  “这是一项民心工程,大伙都非常支持。”省财政厅驻曹庄村第一书记朱乐磊告诉记者,目前,工程已完成清淤量60%以上、岸坡护砌量30%以上。按照以工代赈示范工程要求,这项总投资252万元的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的25%用于为李坤山等人发放务工工资,对于帮助村民就业、促进乡村振兴等发挥积极作用。

  以工代赈示范工程推进过程中,村民们还积极参与项目监督管理,既保证了工程在阳光下运行,也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提升了中央预算内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我市,类似的项目还有很多。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以工代赈工作部署,加大专项资金争取力度、强化部门合作联动及政策落地落实,以工代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2022年合计争取中央、省以工代赈专项资金2874万元,计划发放劳务报酬超过555.7万元;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切块下达650万元,实施以工代赈项目8个,计划发放劳务报酬超过100万元。

  为持续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工代赈模式推广力度,我市形成了由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等12个部门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截至今年8月,全市已累计认证项目20个,总投资2.33亿元,计划发放劳务报酬超2341.75万元、已发放1238万元。

  “我们还积极贯彻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有关要求,结合重点工程属地群众务工需求,尽可能多地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帮助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实现就业增收。”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已论证实施2022年政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11个,总投资8.9亿元,挖掘土建基础、垃圾分类等适用以工代赈建设环节33个,分项投资合计1.37亿元,计划发放劳务报酬4244万元,将直接带动9581人参与务工。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