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羽(化名) 9月5日,本报以《“两有三解”平台给力 滞留孩子在阜借读》为题,报道了海南省三亚市张女士的儿子江浩(化名)因三亚疫情原因无法返回,最终在阜阳市“两有三解”平台的帮助下,顺利到东清小学借读的暖心故事。9月6日,滞留阜阳的三亚学生小羽(化名)也在市“两有三解”平台协调下,顺利到市民族中学借读。 因特殊情况 无法参加线上学习 小羽的老家在颍州区,父亲裴先生在三亚市经商,后来一家人在三亚定居。今年暑假期间,裴先生和儿子一起从三亚回到阜阳,本打算暑假结束后回三亚上学。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由于三亚突然发生疫情,且目前仍然处在管控阶段,二人一时无法回去。 9月1日开学后,三亚市教育部门推出了线上教学,但小羽因情况特殊无法在线上学习。“小羽今年秋季正好赶上‘小升初’,因没能完成入学报到,没有确定具体班级。”裴先生说,9月3日,他从“颍淮新闻”客户端、“阜务为民”小程序注册了账号“金钥匙”并进行求助,希望有关部门帮忙让孩子在阜阳暂时借读,等三亚市疫情缓解、情况允许后再回去。 及时安排 解决借读问题 市“两有三解”平台颍州分平台接到该问题反映后,及时转至颍州区教育局办理。 颍州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及时与裴先生进行电话联系,并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得知裴先生父子俩目前居住在阜城古商城附近,颍州区教育局本着“就近就读”的原则,将小羽安排到了市民族中学暂时借读。 谈到相继解决两名三亚学生借读问题,颍州区网信办副主任、市“两有三解”平台颍州分平台负责人梁范然说,只要群众有需求,他们会竭尽全力去办理。 裴先生说,9月3日他在平台求助,5日(周一)一早就接到了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的反馈电话。目前,小羽已经进入民族中学借读。“真没想到,手指一点,就解决了我的烦心事。非常感谢家乡的‘两有三解’平台,让人感到暖心和感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