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扎根范沟书写乡村振兴故事

2022-12-19 17:32| 编辑: 戴斐 | 查看: 14397| 评论: 0|原作者: 通讯员 张建鑫

  2022年度中国电信阜阳分公司乡村振兴主题是“以实干促振兴”。在颍东区袁寨镇范沟居委会,涌现出了一位投身乡村振兴的典型人物。他是谁?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鲍勇,中国电信阜阳分公司乡村振兴优秀驻村帮扶干部扎根范沟,一驻村就是七年。2016年,鲍勇带着阜阳电信领导殷切希望,在范沟居这片土地上奏响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曲调。

  一、初心不改继续奋斗

  2022年,驻村已满7年的鲍勇同志本可以轮换回原单位工作。可是驻村帮扶的工作让他深刻认识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这几年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他,很少能照顾到家庭,对孩子的关心教育更是缺失,孩子见到他都显得陌生,这个时候,鲍勇同志总是充满了自责和愧疚。虽然范沟居已经摆脱贫困,撕掉了贫困的标签,但是村里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完,还有一些他想做的事没有得到落实。村两委也多次提出,希望他能继续留任,帮助范沟居继续搞好乡村振兴。面对家庭的困难、面对未尽的事业、面对村两委的挽留,他也经历了内心的挣扎。在经过深思熟虑后,鲍勇同志决定继续投身到乡村振兴建设中,他深知,选择留任,就意味着对家庭、对父母、对妻儿的照顾将继续缺失,愧疚会更深。但是,为了更多的困难家庭能一步一步好起来,他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初心不改,继续奋斗。

  二、党建引领夯实堡垒

  驻村以来,鲍勇同志以党建引路,深入宣传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脱贫攻坚政策。以院坝会、专题宣讲、入户宣传的形式,积极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全会精神,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组织动员群众发挥乡村振兴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营造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鲍勇同志把党组织队伍作为核心力量,围绕乡村振兴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积极协助村党支部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帮助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村后备干部。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村支两委注入“新鲜血液”。

  2021年是范沟居两委换届之年,也是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新的村两委班子有没有战斗力,直接决定了未来5年的发展。作为驻村帮扶干部,鲍勇同志勇挑重担,积极协助村两委抓好“两委”换届工作。按照“把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干部”的目标,通过多方考察,从党员、致富带头人、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群体中物色人选,经过大半年艰苦而细致的工作,顺利完成范沟居两委换届。新一届的两委班子在年龄结构、学历水平、党员比例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优化,是一支有文化、能战斗、强有力、带不走的“工作队”。

  三、真帮实扶真抓实干

  驻村以来,鲍勇同志完成了从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到基层干部的转变。从一开始的迷茫,到现在的融入和热爱。他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通过进村入户,与群众打成一片;通过调查研究,摸清村情民意。驻村三个月的时间,他就将全村的情况悉数掌握,为工作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也更加坚定了他扎根基层的决心和干好工作的动力。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鲍勇同志与村两委一道,逐户研判致贫原因,分户制定帮扶措施,帮助落实各项政策,认真算清每户收支账,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施策,并认真建立脱贫户致富档案材料。据实帮助残疾人办理残疾证,组织贫困群众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就业,帮助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帮助贫困学生申请教育资助和勤工俭学,减轻贫困群众负担,助群众发展,将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所有脱贫户消除返贫风险。

  四、抢抓机遇改善村貌

  鲍勇同志抓住全省全面实施攻坚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和春季攻势、夏秋行动等契机,完成范沟居组组通水泥路建设,全村农户有了串户路,并实现庭院硬化和自来水管网覆盖全村。他动员农户拆违除杂、实施旧房改造、建设“小康菜园”,全村大部分老旧危房被拆除重建,农村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鲍勇同志深知,农村要从根本上挖掉穷根,必须实行产业带动,让农户切实增收稳定致富。鲍勇协助村支两委因地制宜谋划发展“短平快”产业,积极助推集体企业“安徽好婆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园落地生根,总投资109.9万元,覆盖51户脱贫户。如今,范沟居建档立卡户已连续四年获得产业分红,户均增收约200元每年。

  五、做强产业收获实效

  范沟居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但是没有一个优势产业带动农户增收,绝大多数农户还是保持传统的种植习惯,主要收入来源还是靠劳动力外出务工。面对这种情况,鲍勇同志从做好调研入手,与村两委商讨谋划产业发展,向致富带头人讨教产业发展经验,摸群众产业发展的意愿。最终,结合范沟居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的发展思路。

  为有效促范沟居进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鲍勇同志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围绕省委“六个转变”要求和区委“五重点五推进”总体部署,立足范沟居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和乡村振兴工作任务,通过实施“三在三促”(支部建在产业上,促进群众增收;能人聚在党旗下,促进堡垒建强;党员融在群众中,促进干群和谐)深入推进党建促乡村振兴和产业革命。通过调研,开展了党建指导员进合作社、党员走进产业基地。村党支部在集体研究后决定,开展党建指导员进合作社。由鲍勇同志指导,帮助做好群众工作,通过土地流转或就近务工等方式帮助农户实现增收。

  产业选择的好坏,决定了发展的成败。范沟居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土地不连片、可种植土地少、土地经济收益低,农户种植观念较为传统,且有部分外出务工农户将土地撂荒,造成资源闲置浪费。鲍勇同志多次与村致富带头人及合作社负责人沟通调研,认为种植魔芋的前景较好,发展脱毒红薯产业符合本地实际,各项实施条件齐备,在带动农户发展及增收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对壮大范沟居集体经济积累及乡村振兴能起到极大的作用。

  为确保范沟居脱毒红薯种植项目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鲍勇同志经常到种植基地了解情况,掌握产业发展的情况和困难,与合作社共同商讨解决办法,采取“帮扶单位+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4+”的产业发展模式,由合作社负责主体实施,在试验种植脱毒红薯150亩取得成功且效益显著后,合作社决定将种植规模扩大到300余亩,鲍勇同志想方设法解决困难,帮助合作社弥补了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使产业得到健康发展。

  通过大力发展脱毒红薯产业,动员群众以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的方式参与到产业发展中。范沟居脱毒红薯种植产业已发展到近500亩,覆盖农户70户239人,每亩土地流转费为600元/年,可实现土地财产性增收约25万/年。每年可解决约2170人次务工,每年增加涉及农户工资性收入30余万元,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落实“四个不摘”及做好常态化防返贫致贫监控

  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对于已脱贫户做好年度收入预估和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的信息收集,通过与居委会共同会商后制定防返贫致贫帮扶措施。协助帮扶责任人做好“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制定落实。2022年为脱贫户及边缘户提供就业岗位123个,分别为助残专员、综治保安、护林护路、光伏管护、生态护林、环境保洁,可带动脱贫户家庭年户均增收7000元左右,确保不发生新的致贫返贫。

  七、居集体经济逐年递增、产业发展从无到有

  2016年之前居集体经济收入为“空白”,2017年集体经济收入完成9.7万元,2018年完成13.1万元,2019年完成17.9万元,2020年完成89.28万元。2021年达到了113万元。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逐年递增。2018年建成了范沟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019年引入阜阳胡同口餐饮有限公司建成范沟家庭农场,2020年引入阜阳中康养殖有限公司兴建300亩绿色农业基地。2022年又通过土地流转200余亩种植鲜食红薯,即带动了集体经济收入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以往单一种植模式。

  八、驻村有责,防疫有我

  随着全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积极投身到抗疫防疫工作中,服从调度,听从安排,坚持工作在一线。配合居委会开展全员核酸检测,24小时疫情卡点值班、对进出人员及来往车辆核验“两码”登记信息并做好个人防护宣传。动员返乡人员认真落实居家隔离措施,保障了全居疫情零发生。

  七年的驻村工作,有辛酸、有快乐。因驻村工作,无法照顾家庭,2017年小女儿刚出生几天,在医院匆匆安排好一切,就又重新返回驻地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中,大女儿面临中考、高考而不能陪伴其左右。几年的驻村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及单位各级领导的认可,也获得一些荣誉,看到帮扶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渐完善,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集体经济逐年增长,休闲小广场、文化大舞台相继建成,居民也能向城市一般广场舞跳起来,秧歌扭起来,心中深刻感受到能亲身参与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工作中去,无比的自豪。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将牢记习总书记有关乡村振兴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今后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扎实开展工作,为范沟居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微薄力量。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