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我爱写春联      

2023-1-30 10:16| 编辑: 刘黎 | 查看: 10756| 评论: 0|原作者: 王瑞庆|来自: 阜阳日报

  
  作为一种古老的习俗,贴春联能够热闹地表现一年的喜庆,表达人们对未来一年的祈求和向往。这种迎新形式起源很早,据说五代就有了,但是鼎盛阶段还是在宋明时期。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令,家家户户必须张贴春联,否则视为大不敬,春联的传承和发展由此达到极致。
  
  写春联很有意思。早些年,我曾经在阜阳的二里井桥上摆过春联摊子。我那时20多岁,喜欢写春联,买了好几本对联书,往桌子上一放,买家可以自己选,也可以让我现场编写对联。
  
  我记得自己编过这么几副得心应手的对联。
  
  有个顾客说,只要我能把“福”“财”还有“阜阳”和“颍州”都编进对联里,他就买。我当时提笔挥毫:“财随春到满阜阳,福同岁至遍颍州。”
  
  有个生意人看到我不畏惧刁难,可以随心所欲地编写对联,感到这件事很有意思,就说他半年在外地,半年在家里,让我给他编一副对联,并给我20块钱。我稍微一思考,就提笔写下:“出门挣钱钱到手,在家创业业兴隆。”那个生意人高兴地走了。
  
  又有一个年轻人走过来对我说:“我是农历年初一出生的,我家今年刚建的新房子,现在我搬进去住了,请编写一副对联,可以吗?”我听后答道:“没问题,小菜一碟。”于是,我写道:“喜庆喜事喜中有喜,新春新宅新上加新。”年轻人高兴地掏出30块钱给我。
  
  其实,我现场编写春联还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每年在祭灶后,都上街写春联卖。童年里,我的父亲曾把我家里当时最先进的工具——小推车的前脸子上两根竖木柱上分别编成“一身龙虎力,两耳凤凰声”,横批写成“日行千里”。把自家的猪圈写成:“猪壮大如牛肥如象”……这些,在我的印象里都很深刻,我很佩服父亲写比喻性对联。后来,我就学习父亲,现场编写对联。
  
  我们家乡阜阳有个习俗,就是贴春联不过晌。春联必须在上午全部写好贴上,如果是欠账的人,一大早就会把春联贴上,因为贴过春联就不能讨账了,否则视为讨压岁钱。每年,我家里写春联、贴春联这个活,一般都是我和弟弟做。大多数是我来写,弟弟贴,孩子们簇拥着当下手,他们端着浆糊盆,拿着笤帚,扛着板凳,手捧着选出来的各式内容的春联和门签,脸上挂着喜悦的笑容。我家大门朝东,几乎每年我都贴上“紫气东来”这几个字,然后再贴大门对、客厅对、卧室对,最后,把厨房里也贴上“一家之主”,两边竖联为“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就连猪圈、狗窝、禽畜圈都要贴上对联,大部分是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心愿。
  
  对了,今年,我家应该编写一副什么样的对联呢?如今,党和政府都在积极提倡建设美好乡村和实现中国梦,我何不把这些也编入对联中呢?想到这里,我的对联就有了:“美丽乡村家家乐,实现梦想处处春。”就连横批,我也想好了,那就是:“春风得意”。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上一篇:舌尖上的年味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