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有这样一个习俗:已经出嫁的女儿,阴历二月二之前回娘家,这个礼物必不可少,那就是老雁馍! 说起老雁馍,还有一段传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阜阳地区多称“龙抬头节”。很久以前,沿颍河一带在二月二时,常见有大雁起落于河岸,久之,有人把这种现象与“龙抬头节”联系在一起,于是便有了“五更闻雁叫,老人遭劫数”的谣传。如何才能为老人消灾避祸呢?有人想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把大馍蒸制成雁状,让女儿送给老人,老人吃了老雁馍就可以避凶化吉了。 栩栩如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民俗特色。 时至今日,人们早已不相信这种迷信的说法了,送老雁馍的风俗传承了下来,也延伸出面包、蛋糕、米糕等多种形式,但阜阳人最认可的还是传统老雁馍。 用老面头做引子,发酵,成面,反复揉压。 这不,阜阳老牌馍店又忙了起来。在东关韩家枕头馍店里,76岁的韩爱兰正在忙碌。从当年沿码头叫卖,到后来有了自己的店,韩家这门手艺已经传了四辈人。塑好雁身,用梳子在雁身上压出翅膀,剪刀剪出大雁尖尖嘴,上锅蒸。馍香四溢时,出锅的时候也到了,麻利地将老雁馍端出,散散热气,盖上红红的寿印,点上红红的眼睛,原本平平无奇的馍瞬间鲜活起来。 说到这儿,忍不住问一句:阜阳的女儿们,老雁馍备好了吗?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