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让更多“阜阳造”大放异彩

2023-4-4 10:06| 编辑: 刘黎 | 查看: 14795| 评论: 0|原作者: 徐剑锋|来自: 颍州晚报

  据媒体报道,4月1日上午,由安徽华有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H420模块化油电混动植保无人机,在颍泉区伍明镇袁寺村麦田进行“一喷三防”作业。伴随阵阵轰鸣声,药物如细雨般洒向麦田。这标志着“阜阳造”油电混动植保无人机成功“首飞”。
  
  油电混动植保无人机成功“首飞”,让我们再次见证了“阜阳造”的雄厚实力和创新能力。这些年,无论是在世界大赛、国际比赛中,还是在重点工程、重大建设上,“阜阳造”频频亮相。制造业是阜阳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不仅基础牢靠、门类齐全,而且体系完善、结构优化,如何把产业优势变成发展胜势,让硬核制造在“高原之上耸立起高峰”,归根结底要不断强筋壮骨、创新创优。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阜阳造”的硬核实力,源于制造业企业的强劲活力和强大韧性。一方面要打造顶天立地的标杆企业,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固链强链为抓手,以资本科技为纽带,瞄准世界一流、国内龙头、行业顶尖,矢志不渝做大做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领风骚;另一方面要培育铺天盖地的创新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走稳走好专精特新之路,争创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厚植创新基因,才能擦亮“阜阳造”的金字招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围绕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打头阵、站排头,广大企业要持之以恒加大科研投入,通过产学研用合作、联合实验室和专业型孵化器建设等途径,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在产业技术基础上补短板,在深耕优势领域锻长板,练就“独门绝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精准对接,牢牢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提升“阜阳造”竞争力的不二法宝。要牢牢把握“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趋势,不断提升新基建的支撑力,既要以“智能元素”改造传统产业,也要用“智能基因”培育新兴产业,建设更多的智能车间、数字平台、“灯塔工厂”,奋力推动制造业发展不断向更高端攀升。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