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群众剧场谁曾忆

2023-5-18 09:17|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66393|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尚原野/文 穆可亮/摄|来自: 阜阳日报

  新中国成立后,阜城四方井附近体量较大的公共建筑,当数位于明伦巷和光华街交口东北角的群众剧场。在广播电视尚未普及的年代,看电影、听戏是城镇居民的主要娱乐方式。这座苏联式建筑从1956年建成之初,就丰富着一代代阜阳市民的文化生活,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淡出人们的视线。
  

阜阳大戏院原副经理李子清回忆当年在群众剧场工作的经历


  露天土台说书场
  
  阜阳人最早用上电灯是在1922年,当时只有几家商户共用一部从上海采购的发电机。直到1946年,一位外地商人在第一公园(今一职高)放映了《孙悟空大闹天宫》,阜阳人才有了最早的光影记忆。虽说是一部无声电影,在阜阳历史上也是破天荒的事,没去看的人都后悔不迭。
  
  明伦巷与光华街交口东北角,即现在的铂金时代广场与温州路步行街之间,曾经的群众剧场早已变成了商住小区。解放前,这里有群众集资建造的露天土台,有民间艺人在此说书。1948年,由魏麻子等人出面集资建成草顶土台剧场,经理是姚鸿声。1950年初,界首新生曲剧团的郭立仙、蒋华池以及梆剧演员关仲翔、武俊侠都在这里演出过。
  
  1951年,阜阳专署把位于鼓楼的人民会堂 (后称人民剧场)改为电影院,拨款7500元整修原剧场,并从外地购进电影放映设备,开始放映35毫米黑白电影片。这是阜阳城的第一座电影院,周末或晚上能看一场黑白电影,是当时城乡居民最向往的文化生活。
  
  1956年,阜阳专署文教科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决定拨款把阜阳南城的草顶土台剧场修建成专业的演出场所,并改名为群众剧场。“以前,群众剧场这一片很热闹,专业剧团一来,室内的长条椅上就座无虚席,大人听戏小孩看热闹。”今年70岁的当地居民宁克炎说。
  
  第二家放映单位
  
  “你说的群众剧场,我了解啊!当时是阜阳城第二家35毫米电影放映单位,仅次于人民电影院。”今年85岁的李子清曾担任阜阳大戏院副经理,提起几十年前的往事,至今记忆犹新。
  
  1955年4月,李子清从九里沟阜阳初级师范毕业后,本打算到学校去教书。当时,省教育厅、省文化局联合下文,从这一批毕业生中抽调23人到省电影放映人员训练班学习。结业后,他被分配到阜阳专区直属电影队22小队当放映员,1956年曾在刚建成的群众剧场修整学习过一段时间。
  
  1962年成立的专区电影俱乐部,就设在群众剧场。1964年1月,李子清从太和电影院调到阜阳群众剧场工作。当时的群众剧场有五六百个座位,上座率70%左右,除了维持剧场正常开支外,还能上缴财政一部分。
  
  1965年10月1日,专署办公室考虑到群众剧场相对简陋、大戏院闲置率高,就把两家单位合并成一家单位。群众剧场的放映机挪到大戏院后,大戏院就成了全省第一家影剧院。
  
  迎来发展春天
  
  从1959年开始,群众剧场先后作为地区戏校、地区文训班、梆剧团排练厅,1978年改建成影剧院后,座位数从最初的500多个增加到800多个,正好赶上我国电影业繁荣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当时,阜阳城11家影剧院跑片子,加上外来演艺团体,每个剧场几乎都场场爆满,遇到热门影片更是一票难求。”李子清说,为满足观众需求,地区电影公司把11家影剧院分成3个组,安排距离较近的2到3家影院在同一天晚上放映同一部电影。一部电影有10-12本胶片,一本胶片的放映时长在10-20分钟之间,同一组的电影院需要间隔半个小时开场,才能保证有限的胶片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
  
  当时,每个电影院都有固定“跑片子”的职工,在放映时段不停地往返于两家影院之间。直到现在,李子清还记得一个叫宁传森的跑片员,他骑着自行车,带着两个类似于邮包的防雨包,每隔十多分钟就要往返大戏院和群众剧场一次。
  
  1985年的阜阳地区,仅城市就有40家电影院、影剧院、俱乐部可以放映35毫米影片,农村集镇电影院多达120家,群众剧场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群众剧场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直到被拆除。城区居民晚饭后到附近的剧场看电影或戏剧,青年恋人一边看电影一边说着悄悄话,已经成为特定时代的美好回忆。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