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优环境,阜阳按下“加速键”

2024-1-16 09:09| 编辑: 刘黎 | 查看: 3749|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任秉文 通讯员 李维娜 王丽|来自: 阜阳日报

 

在位于颍上县的安徽燕龙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一批光伏玻璃整装待发。 全媒体记者 郭海洋 摄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阜阳全力拼经济、转作风、促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岁末年初,《阜阳日报》推出系列报道,与广大读者一起,回顾过去一年阜阳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重温这一年中令我们难忘的精彩时刻。

  在阜阳,“快”是一种新常态。
  
  总投资100亿元的阜南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66天;总投资102亿元的纽龙船舶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研发生产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50多天;全球规模最大的万度光能年产3GW钙钛矿光伏电池组件及1200吨钙钛矿材料生产项目,仅用30天就完成了从洽谈、签约到开工的全过程……
  
  从重点项目签约后的要素保障,到市场主体感受最直接的政务服务,阜阳的效率正在快速提升。
  
  2023年12月底,2023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发展论坛上,两项荣誉对这座变“快”的城市精准画像——论坛现场发布《中国城市营商环境发展评估报告》,阜阳获评“2023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城市”“2023(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
  
  市县两级一年590多场会商为项目护航
  
  刚刚过去的2023年,立讯汽车电子配件项目创下立讯全国工厂建设的最快纪录。
  
  这一项目由中国电子元器件领域龙头企业立讯精密投资建设,其中,一期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100余亩,建设整车线束工厂,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高低压线和汽车整车线束、连接线等,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
  
  “项目签约当月即开工,两个月实现过渡厂房投产,前不久部分新建厂房也开始投入使用,速度非常快。”望着拔地而起的一栋栋新厂房,立讯精密安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志军再次感慨:来阜阳,来对了。
  
  立讯项目“进度条”刷新,与项目在阜阳“度过”的不平凡周末分不开:该项目从落地之初,就被纳入阜阳市、县两级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企业在过渡生产、项目建设等方面的诉求,都在两级政府部门与企业的面对面会商中解决。“阜阳是真心实意地把我们民营企业家当成自己人。”徐志军说。
  
  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要素保障是推进项目的重中之重。
  
  2022年,阜阳创新项目要素保障战法打法,在全省率先实行“星期六会商”制度,市、县每周六分级召开会商会议,集中领导、集中部门、集中时间,高效解决重点项目“人地钱、水电气、能评安评环评”等要素保障问题,精准打通项目建设堵点、难点、痛点。
  
  “之所以选择在星期六会商,就是要以只争朝夕的姿态,不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加大要素保障力度,促进重点项目早落地、快建设、早达效,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表示。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这一机制实现常态化运行,市县两级累计召开“星期六会商”会议37次592场,会商研究项目2406个、问题2973个,已解决问题2131个。
  
  以“星期六会商”机制等为保障,阜阳重点项目推进不断跑出“加速度”。省第三方平台反馈显示:2023年,阜阳招商项目由签约到开工平均耗时比全省快25.4天,居全省前列。
  
  5年累计近千项改革举措“硬核”优环境
  
  市域内企业迁移“一次办结”,城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不超2.38小时,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批复后可单独办理桩基施工许可,对重点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实行全方位帮办服务……2023年4月,阜阳市政办印发《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3版)》,明确157条“硬核”举措,进一步优环境、提效能。
  
  “这是我市连续第五年出台《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凸显了市委、市政府对创优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市政办副主任武亚东说,近年来,阜阳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制度创新,推进流程再造,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过去5年,阜阳累计推出近1000项改革举措,持续、全方位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腿、减费用、提效能。特别是2023年提出的157条“硬核”举措,涵盖企业开办注销、工程建设项目报建、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执行合同、市场监管、包容普惠创新等18个领域,是阜阳兑现“沪苏浙能做到的、阜阳也能做到”承诺的重要抓手。
  
  5年的坚持,效果看得见、摸得着。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阜阳,企业开办已实现“零成本”“半日办结”,涉企不动产转移登记0.5个工作日办结,获得用水用气“零材料”、2个工作日办结;获得电力“零材料”,高压用户17个工作日、低压用户15个工作日办结;政府投资类、一般社会投资类和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55、50、24个工作日,实现全省最优……
  
  “不仅‘零成本’,还有大礼包。”2023年,市民赵先生在网上申请注册临泉县爱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市场监管部门承诺的最晚时限还未到,赵先生已经收到了免费寄来的企业开办“大礼包”,公章、财务章、发票章、合同章及营业执照等企业所需材料一应俱全。
  
  “可以说,现在很多事,都是政府部门‘追’着我们帮助办。”2023年11月,安徽豪家管业股份有限公司于安徽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该企业董事长张德龙说,豪家管业成立7年多来,始终保持快速发展,这与阜阳良好的营商环境分不开。“随着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十项制度、民营企业家‘四个约见’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政策的出台实施,企业家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对持续创优营商环境的阜阳,更多经营主体选择用脚投票——2023年,全市新设经营主体超14万户,同比增长32.09%;截至2023年底,全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85万余户,较上年末增加10.51%。
  
  全面制度保障打造“更看好”的热土
  
  “通过!”2023年8月4日,阜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阜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2023年7月16日阜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并经2023年7月28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查批准,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阜阳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但对标先进地区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着眼从制度层面促进相关突出问题解决,加强对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阜阳制定了这一《条例》。
  
  “《条例》既认真总结我市改革实践,将‘阜阳企业家日’‘星期六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机制’‘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拿地即开工’‘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信用修复’等行之有效的举措在内容中予以明确,又围绕市场主体反映强烈和关切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明确各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市司法局二级调研员牛满荣说,《条例》从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着力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与过去‘两审表决即通过’不同,《条例》是阜阳自获得立法权以来唯一一部经过市人大常委会三审九稿才表决通过的地方性法规,足见阜阳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视。”有观察人士分析,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以地方立法的形式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全面制度保障,必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高投资吸引力和发展竞争力。
  
  全面制度保障,让投资者对阜阳营商环境更加看好;全周期服务,让市场主体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情厚道。
  
  建立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领导干部联系包保企业项目,选派418名干部驻企跟班服务,选聘首批20位营商环境体验官,大力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一口收办”各类企业诉求……
  
  “现在的阜阳,是长三角地区产业投资的热土。”2023年12月2日、3日,安徽省“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采访团深入阜阳城乡采访,多家企业负责人不约而同对阜阳作出一致评价。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前,阜阳正全面开展营商环境“学先进、补短板、树品牌”活动,加快建立健全“企业点单、政府接单、督查跟单、办结消单”的全流程办理机制,大力营造“事事马上办”的生动局面,奋力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
  
  正如市委书记刘玉杰在2023年8月11日举行的市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上所说:“拿出自我革命的精神,拉高标杆、奋勇争先,倾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投资环境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强的一流营商环境。”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