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土味“村晚”意更浓

2024-3-5 10:09|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4189|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王雪洁 通讯员 王琪 闫翊/文 记者 徐丹丹/摄|来自: 颍州晚报

   锣鼓一响,好戏开场。3月2日,颍州区王店镇桃花村里举办了一场土味十足的演出——“大地欢歌迎新春·五谷丰登庆丰年”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

  舞台上,大多是农民自己排演的节目;舞台下,有摆满各种非遗的“文化集市”;进行线上直播时,地方特产引来网友关注……当天,记者来到现场,记录了这场农民唱主角,处处透露着乡村振兴范儿的土味“村晚”。


  村里搭台,农民唱戏

  3月2日,吃完午饭,颍州区王店镇桃花村的村民就纷纷往村文化广场赶。那里,舞龙舞狮热闹非凡,一场“村晚”即将开演。

  被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的舞台上,“包公”踩着节拍走上舞台,绕台一圈后站定而唱:“驸马爷休要性情急,听我与你旧事重提……”

  嘹亮的嗓音、粗旷的唱腔,一段戏唱下来,叫好声不断。

  其实,“包公”是由50多岁的农民张翠芳扮演。

  “这个曲子我练了很久,在自己村里演出过,还去过省里演出。”卸掉装束的张翠芳,没了“包公”的霸气,十分亲和。

  张翠芳家住颍泉区闻集镇葛桥村,她不识字,但喜欢唱戏,“一句一句跟着电视上的唱戏节目学,在家里没事哼着唱。”

  三四年前,村里几个喜爱戏曲的村民自发成立了农民剧社,张翠芳积极报名参加。自那以后,她更专注地练习唱戏,慢慢走上舞台,还走出村子。

  记者采访一圈,发现这场“村晚”台前幕后的主角大多是农民,主打一个“本土化”。

  张翠芳的“御用化妆师”刘翠芝就是其中之一。在后台忙里忙外的她,虽不上台,但演员们的妆容、道具她都要操心。

  “我们还有个节目是山东快书《赞阜阳》,曹东保老师唱的,也很好。”刘翠芝告诉记者,曹东保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王店镇农民画家张尔松,在十多分钟里将当天“村晚”的一些人物、场景现场创作成画。画作在“村晚”舞台上展示时,引得台下观众掌声连连。

  张尔松是桃花村人,平时就喜爱绘画。“没想到这次能用画作展示‘村晚’,感觉完全不一样。”张尔松告诉记者,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考验,但他确实也十分用心,希望能将桃花村“村晚”的热闹场景留存在画上。

  此外,还有皖北民歌《挂红灯》、淮河琴书《乡村振兴喜事多》……本土节目轮番上演。

  当天,这场“村晚”不仅吸引了现场众多村民,还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安徽省公共文化云、阜阳市公共文化云等平台进行了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达380万。

  还有“非遗集市”,直播销售土特产……

  “妈妈,你看这个真可爱,这是什么啊?”“这是阜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泉面塑……”

  “看个演出还能学点东西,挺好的。”村民李月告诉记者,她带着孩子来看“村晚”,顺便逛逛一旁的“集市”。她觉得,与以往的农村大集不同,这个“集市”多了点文化气息。

  记者看到,“村晚”舞台不远处,40个非遗摊位整齐摆放,剪纸、陶艺、竹编、花馍等传统非遗“人气”也很旺。

  “从上午到现在就没停下来过,像这种龙形状的举签面塑,我已经做了20多个,非常受欢迎。”临泉县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庆云边捏面泥边介绍。

  除了非遗文化,各地的特产也备受关注。

  “我们在王店镇有150亩锦鲤养殖基地,锦鲤的寓意好,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我买。”“村晚”结束后,当地水产养殖企业负责人刘全洲走上舞台,介绍起自家锦鲤。

  还有界首彩陶、界首竹编、临泉烙画、太和板面、桔梗等也逐一亮相,特别受线上直播间网友的关注。

  “我们通过线上直播,将各个特产的销售电话打在公屏上,通过互动的形式更好地将土特产推介出去,吸引更多消费者。”市文旅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这也是本次“村晚”的不同之处,通过乡村好物推介“线上+线下”双线并行,更好地发挥出“村晚”作用。

  相关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四季村晚”活动的通知》,鼓励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举办“村晚”,坚持农民唱主角,热在乡村、乐在群众,持续擦亮“村晚”品牌。

  从去年以来,我市也在“村晚”上做好文章。记者从市文旅体局了解到,去年全市举办乡村“村晚”221场、累计观看人次达1358万人次;今年春节期间我市举办“村晚”55场次,观看人次超10万。

  市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尤其是去年,临泉县长官镇长东村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线下线上观看人次超400万。活动期间,长官镇累计接待游客量达4万人次,带动杂技小镇内商户收入达230万余元,辐射带动集镇周边商户收入达400万余元,当日农产品展示平台销售额突破150万元,电商销售金额达113万元……

  而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以“大地欢歌迎新春 五谷丰登庆丰年”为主题,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众艺术表演,展示各地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省共有3个展示点,桃花村为我市唯一展示点。

  “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以文惠民、以文塑旅,办好‘村晚’,挖掘更多乡村好物,推进产业富民,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