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吕霞光与老舍抗战人名诗

2024-9-20 15:58|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650| 评论: 0|原作者: 刘文敏|来自: 颍州晚报

   吕霞光(1906-1994年),阜阳市临泉县吕寨镇人,著名画家、古董鉴赏家、收藏家。傅抱石称他是“在国外荣誉殿堂最隆的一位画家”。

  吕霞光的一生充满了传奇。1920年,少年吕霞光前往南京学习美术,1925年考入上海艺术大学攻读绘画。毕业后加入田汉等人组织的南国社。

  1929年,吕霞光与吴作人一起成为徐悲鸿的研究生,并受徐悲鸿扶助前往法国研习油画、雕塑艺术,先后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

  1937年,吕霞光与其法国籍妻子马德兰·吕返回祖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先后任教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湖南国立美术学院。

  吕霞光同叶浅予、李可染等辗转长沙、贵阳、重庆,以全部精力为抗战写标语、画壁画。吕霞光还义卖了自己的50幅油画,支持前方抗敌斗争。他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美术科科长、文化工作委员会专职委员,在主任郭沫若的直接领导下工作。

  在重庆,吕霞光与老舍相识。遇到空袭躲防空洞的时候,他们闷坐无聊,就拿文艺界的人名拼凑诗句。老舍夫人胡絜青曾说:“老舍爱把友人的名字,嵌入诗中,做为文字游戏。”

  老舍在重庆创作了多首旧体人名诗,其中的《赠潘孑农》一诗,居然写到了阜阳两位文艺大家:

  天翼高长虹,田间潘孑农。

  佩弦卢冀野,望道吴云峰。

  万籁鸣秋苇,独清徐转蓬。

  霞光王统照,常任侠何容。

  潘孑农是著名编剧、导演,他为抗战作词的歌曲《长城谣》传唱大江南北。《赠潘孑农》展示了一幅色彩丰富的秋景图,盛赞潘孑农像农夫一样在文艺园地里辛勤耕耘。

  诗中巧妙嵌入了身边16位文艺家的名字:小说家、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作家高长虹,著名诗人田间,著名文学家、学者朱自清,著名思想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陈望道,文艺奖助金保管委员会组织秘书吴云峰,诗人、剧作家、学者卢冀野,中国动画事业创始人、美术片导演万籁鸣,作家方秋苇,诗人、编辑王独清,作家徐转蓬,著名作家、学者王统照,著名画家吕霞光,诗人、著名艺术考古学家、东方艺术史专家常任侠,语言学家、文法学家何容。

  在民族大义面前,中国文艺界人士空前团结,他们不怕牺牲,以苦为乐,以笔为枪,抗战救亡。吕霞光和常任侠不约而同走上了文艺抗战前线,与当年国内文艺界优秀分子一起并肩战斗。

  抗战胜利后,吕霞光携全家随国立艺专复校到杭州,后移居上海。

  1948年,法国文化部发函,邀请吕霞光到法国举办个人画展。吕霞光一家重返巴黎。

  法国总统樊尚·奥里奥尔为吕霞光画展题辞:“向中国艺术家致敬!”吕霞光画展走向法国各地,产生了轰动效应。他又应邀到荷兰、丹麦、比利时等国举办个人画展,由此赢得欧洲艺术界的广泛赞誉。

  吕霞光定居法国,但他一生没有改变国籍。困难时期,吕霞光从事旧物买卖维持生计,因此看到过很多流失国外的古董文物。到他手上的文物,破损的修补好,一般的转手销售,较有价值的自己收藏起来。日深月久,吕霞光练就了出色的鉴定眼光,成为一位知名的古董鉴赏家、收藏家。

  1983年9月,吕霞光应邀回国,并到家乡为父母扫墓。

  1984年,吕霞光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购置工作室,命名为“吕霞光夫妇画室”,捐赠给中国美术家协会。此后,中国画家每年有2-4批、每批2人,到这里交流学习。

  1993年,吕霞光把自己的画作和所收藏的珍贵文物、艺术品全部捐给了祖国,捐赠的文物中有国家一级文物多件。

  1994年2月13日,吕霞光在巴黎去世,享年88岁。他的画作陈列于杭州西湖东南侧的吕霞光艺术馆。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