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AI监考监测到你有斜视偷看附近考生答题卡行为,你的高考成绩计为0分……”这两天,全国范围内不少考生和家长收到了此类信息。我市公安部门提醒,该信息为诈骗短信,广大考生及家长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收到短信后,我一直在回忆自己在考场上的各种举动,不知道哪里存在作弊行为。”网友“曾经那样子”今年参加高考,6月8日晚,他和妈妈被这样一条陌生短信搅得心神不宁。该信息称,他在考试中“有斜视偷看附近考生答题卡行为,成绩计为0分”,还提醒他“请认真对待后续考试,如有疑问请致电……”。为了求证信息的真实性,他妈妈将该信息转发到了社交平台,结果评论区“炸了锅”,多名考生、家长留言称收到了一模一样的短信。经过向警方和班主任老师求证,确认该信息为虚假信息。 昨日,阜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考有严格的监考程序和成绩认定流程,任何违规行为都会有严谨的认定方式,绝不会以随意的短信形式告知。 记者了解到,全国多地公安、教育部门收到了类似举报,已发布了辟谣信息。其中,6月9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提醒,这是典型的短信诈骗,教育主管部门和招考机构绝不会向考生发送此类信息,请各位考生及家长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山东、江西等地警方也发布相关提醒。 颍泉公安分局反电诈中心民警分析,此骗局中,诈骗分子利用考生及家长对高考成绩的重视心理,企图通过精准的短信内容获取考生及家长的个人信息。一旦有考生或家长轻信短信内容,与之联系,后续可能会被诱导转账、套取隐私数据等。 民警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无论接到何种涉及高考成绩或违规行为的短信,都不要轻信,更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如有疑问,应及时向当地教育考试主管部门或公安机关核实。 链接 记者梳理了近年来常见的涉高考骗局,请民警对此进行揭秘和提醒。 “提前查分”骗局 揭秘:高考结束后,骗子会将“提前查分”链接通过短信、社交媒体发送到考生家长的手机上。短信中,骗子谎称可通过特殊渠道查询成绩,家长如果点击链接,手机可能感染病毒,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提醒:所有的考试成绩均由官方统一发布,不存在“提前查分”渠道。请勿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保护好个人信息。 “AI助力志愿填报”骗局 揭秘:在填写志愿时,一些机构推出所谓“志愿填报AI助手”“大数据推荐院校”服务,收取高额费用,声称可以“精准匹配分数+专业偏好”,误导家长填写信息咨询。家长在填写时,考生的个人信息已经泄露。 提醒:志愿填报应结合兴趣、分数、政策综合判断,不能依赖所谓“AI神器”。同时注意甄别机构资质,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补录名额”骗局 揭秘:在高考录取结束以后,部分不法分子又会冒充学校招生老师或中介,以“补录”“扩招”“预留名额”为名,要求家长缴纳高额费用,承诺可以帮助孩子进入理想学校,实则就是骗钱后跑路。 提醒:所有招生录取均通过正规流程进行,可以通过学校官网或电话核实信息。要注意,凡是以“缴费换名额”为由索要转账的,均为诈骗。 “发放奖学金”骗局 揭秘:在大学录取以后,骗子会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谎称考生获得“国家助学金”“专项奖学金”,需要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用于发放奖金,进而实施盗刷。 提醒:所有奖学金、助学金的发放均需经过严格审核流程,不会通过电话索要个人信息。如遇类似情况,请立即报警或向学校老师求证。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