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毕业季已过,学子们纷纷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在求职时如何减少法律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记者请安徽志豪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森结合劳动合同法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问:口头约定的薪资待遇是否有效?入职后发现未按照约定支付薪资怎么办? 答: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此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 李森解释,劳动报酬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应以书面形式明确。民法典规定,合同可以口头约定,但前提是双方自愿达成一致,内容合法。若用人单位是口头承诺,劳动者入职后发现待遇与承诺不符,可收集招聘简章、聊天记录等证据申请劳动仲裁。 问: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是一回事吗? 答:三方协议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就毕业生就业事宜达成的协议,是办理档案派遣等手续的意向书,无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而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正式合同文件。 李森提醒,三方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劳动者在签订该类协议前,应审慎评估违约金数额,如遭受起诉要求赔偿过高的违约金,可以请求法院予以调整、减少赔偿金额。 问:劳动合同中“竞业限制”条款对毕业生有效吗? 答: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李森介绍,普通岗位并不受竞业限制协议的约束,若普通岗位的劳动者被迫签署竞业限制协议,可要求企业明确离职后的赔偿金额或标准。 问:试用期的时长、工资有标准吗? 答: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李森提醒,如果用人单位规定的试用期或者工资不符合相关标准,就业者可向有关部门投诉。 问:试用期被随意辞退,如何维权? 答: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李森介绍,劳动者在入职时可要求用人单位明确录用条件,以免遭受无理解雇。此外,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问:如何判断企业是否正规? 答:李森提醒,在面试、入职前,就业者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看招聘公司的资质,同时从裁判文书网等网址查询企业涉诉、涉执情况。此外,若怀疑存在被诱导缴费培训或遭遇虚假招聘,应保留聊天证据并及时报警。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