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凉快又舒服,来这几天,痱子都消下去了。”7月14日11时,室外热浪滚滚,在阜南县苗集镇张古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80岁的村民李时玉开心地向记者展示脖子、胳膊上已褪去的痱子印。 李时玉身后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前来纳凉的村民。他们随意坐着,唠家常、看电视、编筐……三三两两,悠然自得。 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原本是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议事场所,张古村的会议室却一改往日的严肃氛围,变身热闹的避暑地。 7月以来,阜阳持续高温天气,多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张古村有41名留守老人,村干部在走访探视时发现,老人度夏避暑存在不少问题。 “这些老人家里虽然有空调,但他们这一辈人节俭惯了,舍不得开空调。”张古村党总支书记王雪松很担心,“持续高温,舍不得开空调怎么行。” 王雪松当即和村干部商议:打开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空调,全天向村民开放。 说干就干!第二天,会议室就对村民开放。但前来避暑的村民并没感觉到凉爽,不少村民反映,“空调制冷效果不好,风扇全部打开,还是热。”原来,会议室内的空调已运行超过11年,每年都要修几回,但考虑到经费以及使用次数并不多,一直没有舍得换。 “换!必须马上换。”王雪松说,过去只是开会用,买个新空调确实很心疼。现在邀请群众来这里纳凉,必须做好服务保障,钱要花在刀刃上。 “只要是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我们都支持,把更多资金用在为群众服务上。”苗集镇党委书记杨宗仁介绍,近年来,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包括张古村在内的一批乡村集体经济逐步增加,但过惯了紧日子,苗集镇一些村会议室至今没有配备空调。 当天傍晚,3匹的大空调一买回来,村里就连夜安装上了。贴心的村干部还给向阳的窗户装上隔热窗帘。 一切准备妥当后,张古村通过入户、微信群宣传,邀请群众到会议室纳凉。会议室一下子吸引了许多村民,但也有村民迟迟不出现。 “有几位老年人很想来,但他们一走,家里小孩没人照看。”王雪松发现,随着纳凉村民增多,新需求接连出现。 “群众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王雪松介绍,针对村民提出的留守儿童照看难题,村里组织大学生暑期志愿者和村储备干部,在一墙之隔的小学免费开展暑期托管;针对留守妇女提出的增收问题,村里邀请柳编能手,手把手教技能……装上了新空调的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俨然成了一处村情民意的收集站,越来越多的村民喜欢在这里纳凉、聊天、做手工。 “会议室开放后,干群关系明显更加和谐。”张古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同侠说,以前村民遇到一些“小事”,不愿意麻烦村干部,憋在心里久了,难免有疙瘩。现在,村干部排班,每天为会议室纳凉的村民烧水端茶做服务,大事小情能解决的立刻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话一说开,心结自然就解了。 在村民看来,这件事做到了老百姓心坎上,大伙儿都非常支持。“村里敞开会议室、安装新空调,给我们避暑纳凉。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实事好事。”村民李本如说。 “村室就是给老百姓服务的,也是村民能直接感受党的作风和党员干部服务态度的地方。”杨宗仁说,张古村的做法值得肯定。目前,苗集镇已在全镇推广张古村的好做法,鼓励有条件的村敞开大门,供村民避暑纳凉。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