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颍淮大道一直往南开,一路上全是绿灯,有种运气爆棚的感觉!”立秋过后,一趟从阜城驾车前往高速入口的顺畅行程,让市民王光辉的心情也舒畅起来。 在阜城,很多市民都有过和王光辉一样的经历,但这并非单纯靠运气,而是得益于道路上设置的“绿波带”通行模式。 所谓“绿波带”,是指通过科学合理设计干道上各个交叉口红绿灯的启亮顺序,让按照特定车速在干道上行驶的车辆,恰好能在通过路口时遇到绿灯,从而实现少停车甚至不停车,大大提高通行效率。 在享受“绿波”带来的便捷时,很多人或许不知道,阜城这一交通优化举措源自一份政协提案。 张伟是安徽广润物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是阜阳市政协工商联界别的一名委员。“公司从事物流生意,跑车比较多,司机们对路况和红绿灯最为敏感。”张伟介绍,近年来,阜城的发展速度很快,但在早晚出行高峰期,道路拥堵是常态。 有一次,他提前预订了高铁票前往江苏无锡谈生意,按照计划,从御景城小区驾车前往阜阳西站。“那天运气不太好,一路上全是红灯,等灯时间还特别长。”最终,他没能赶上那趟高铁,只能改签车票,到达目的地时晚了两个多小时。 这次经历让张伟回想起在上海、深圳、长沙等地跑车时的顺畅体验,这些城市主城区部分主干道设置的“绿波带”,让他印象深刻。“在这些城市,常常能体会到国省道那种一路畅通的感觉。” “阜阳城区主干道能不能也设置‘绿波带’?”这个想法在张伟脑海中愈发强烈。作为政协委员,他决定撰写一篇关于在城区设置“绿波带”的提案。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于是,张伟在学习交管知识和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亲自驾车在阜城主干道上展开调研。 经过一番努力,他摸排出主城区严重拥堵的路段,包括阜南路(西湖大道以北段)、古泉路(界首路至涡阳路段)、颍州路(颍南路至泉河桥段)、北京西路(颍河桥至汽车北站段)等。在高峰期,车辆通过这些路段一般需要等三四个绿灯。拥堵的原因包括部分驾驶员随意变道、在快车道低速行驶、非机动车和行人随时可能进入机动车道、路口较多等。 2023年市两会期间,张伟递交了一篇名为《推行绿波速度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提案。当年10月,市交警支队即邀请张伟参观交警指挥中心等地,并认真听取了他的建议。11月,市政协提案委组织召开协调推进会,全面督办提案落实。 为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畅通城市道路交通,市交警支队专门派人前往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并进一步细化交通治理措施,从车辆疏导、交通设施维护、警力保障等方面,对路口车道设置进行优化。 2024年10月,阜阳城区开始试行开通“绿波路段”。一个月后,颍淮大道、西湖大道、三清路以及南京路部分路段实现了绿波控制,共计37个信控路口,全长21.7公里。同时,阜南路、颍上路、颍州路共计22个信控路口,全长10.9公里,也开始进行绿波协调测试。 截至目前,阜城已建成西湖大道、三清路等9条道路的“绿波带”,总里程达52.6公里。交警部门仍在持续优化信号控制算法,推行“一路一策”精细化方案,逐步扩大“绿波带”覆盖范围。 如今,阜城的道路交通已悄然发生变化:在“绿波路段”,按时速要求行驶,车辆停车次数大大减少,有的甚至可以实现“一路绿灯”。随着“绿波路段”越来越长,城区市民驾车出行更加顺畅,耗时明显缩短,油耗和排放也随之降低,“效率提升、绿色出行”的目标正在照进现实。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