晖阳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加速推进,天鸿新材料智能化生产线、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处理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立秋时节,界首项目建设热潮涌动。今年以来,界首市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全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纳统,在项目建设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多项指标位居阜阳前列。 界首项目建设的“争先进位”姿态,在重大项目推进中尤为凸显。前三批省开工动员项目共18个,已开工纳统17个,开工率、纳统率均达94.4%,双双居阜阳第一位;累计完成投资17.2亿元,投资完成率80.2%,居阜阳第二位。17个第一批省重点项目更显“担当”,累计完成投资25.1亿元,投资完成率88.6%,5个新开工项目实现开工、纳统“双百”目标,为界首项目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要素跟着项目走”的保障机制,为项目建设“加速跑”提供坚实支撑。今年上半年,界首市开展要素会商57次,精准破解用地、融资等难题217项,帮助企业融资放贷45亿元。59个项目实现开工纳统,固定资产投资达9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6.9%、80.5%。三季度还将有29个项目接力开工,预计新增固定资产投资40.3亿元,“界首速度”持续刷新。 界首的项目建设,不仅有“量”的突破,更有“质”的跃升。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项目持续落地、产生效益,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智造”迈进。 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智能化生产线技改项目,是“科创赋能”的典范。该项目总投资3.2亿元,8条智能化生产线投产后,有望实现年产值8亿元。公司自主研发的干法单拉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打破进口依赖,与四川大学王琪院士团队共建的科研平台,更让项目彰显“科技芯”。年处理15万吨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处理项目则诠释“循环智慧”。这个总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建成后可年处理锂电池5万吨、废橡胶8万吨,通过“回收—处理—高值产品—能源供应”的闭环模式,有望实现年产值9亿余元,为区域循环经济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精准把握政策机遇,为界首项目建设注入“源头活水”。今年以来,界首市争取“两重”“两新”项目20个,数量居阜阳第一位。其中,18个“两新”项目获批2.82亿元,占阜阳市总量的36.86%,数量和金额都位居阜阳第一位。同时,8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争取资金1.56亿元,政策红利持续转化为项目建设的强劲动力。 从项目开工的“快节奏”到建设的“高质量”,从要素保障的“全方位”到政策争取的“高效率”,界首市正以项目建设的“争先进位”,为阜阳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界首力量”。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