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采购漠河试驾服饰订单金额26.68万元,联勤保障部队第五采购服务站被褥包采购订单金额超7000万元……一笔笔订单纷至沓来,让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的订单已排至明年。 走进企业车间,机器轰鸣,全封闭320型保暖絮片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企业副总经理荣小瑛介绍,这条百余米长的生产线是保暖服、防寒服核心材料的生产源头,每天可产出2.4万米长的絮片,产品销往山东、四川、江苏等地。 吉祥三宝“产销两旺”的背后,是满满的“黑科技”。 在企业展厅,一场温度对比试验令人称奇。工作人员将极寒热力绒与普通仿丝棉絮片放入温度测试仪,在相同远红外加热灯照射下,极寒热力绒温度短短几秒就飙升至60℃,而普通仿丝棉仅为40℃。 “不仅热得高,更热得快!”荣小瑛一语道出这款材料的核心优势。极寒热力绒以远红外纤维、蓄热纤维为核心原料,通过精准配比与特殊工艺,实现保暖性能大幅提升。凭借这项技术,企业不仅拿下众多大额订单,还成为极地科考服饰供应商。 吉祥三宝的“黑科技”不止于此。企业已构建起五大系列功能性保暖材料矩阵。高保暖仿生绒模拟天然纤维结构,保暖效率提升30%以上,且轻薄便携;阻燃安全防护绒遇火不燃、离火自熄,适用于消防、冶金等高危场景;聚乳酸环保绒以可再生植物为原料,兼具保暖性与生物可降解性;防静电安全防护绒通过纤维改性技术,有效消除静电积累,满足电子、化工等行业需求。 如今的吉祥三宝,已是国内功能性保暖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 这家成立于1998年的企业曾在传统纺织赛道遭遇瓶颈,转机则出现在2017年。当年,界首市委、市政府举办院士专家界首行活动,东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团队与吉祥三宝达成产学研合作,企业就此走上蜕变之路。 从“借智”到“创智”,吉祥三宝的科技创新之路越走越宽。近年来,企业与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等10多所高校院所合作,组建60余人的研发设计团队,先后建成院士工作站、国家博士后工作站等多个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 截至目前,吉祥三宝已获得授权国内专利及版权72项,登记科技成果89项,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打破3M公司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还参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其与东华大学联合研发的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亮相北京冬奥会。 “没有科技创新,企业只能在产业链末端挣扎。”吉祥三宝用转型实践证明了科技创新的力量,如今正以持续的创新活力,为阜阳建设智能绿色的区域性制造强市贡献一份力量。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