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省季度工作会议发出了7个方面47个“创新之问”,振聋发聩、引人深思。作为皖北全面振兴的排头兵,阜阳正以主动担当认领课题、以聚焦关键破解难题、以真抓实干交出答卷。 回答好“创新之问”,既是一次发展路径的再审视,也是一次机遇面前的再突破,必须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凝聚“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共识,让“第一动力”真正澎湃不息。 以“松绑”激发市场活力,让制度成为创新的“助推器”。创新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的系统工程。制度,正是保障创新有序开展的“基础设施”。我们需要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环境,充分释放人的创造力;需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其深度参与创新体系建设,特别是在产学研融合中发挥核心作用。以新范式催生新理念,以新理念引领新实践,我们才能在变革中抓住未来机遇。 以“借梯”整合资源,让平台载体成为创新的“强支点”。当前科技创新呈现集聚化、融合化、协同化的新特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亟需高能级平台支撑。我们需要加强战略布局,构建体系化、多主体协同、全方位保障的平台建设格局;需要提升运行质效,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破解人才、资源等关键瓶颈;还需要促进协同共享,最大限度发挥科创平台的集群效应,推动平台间资源互通、合作共赢。 以“包容”涵养生态,让容错试错成为创新的“定心丸”。科技创新本质是一个不断试错、持续探索的过程。尤其重大科技攻关往往需长线布局,不能急于求成。对科研单位和管理人员,应允许先行先试、宽容失败;对科研人员,要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大胆突破;在成果转化方面,应建立健全免责机制,打破“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困局。唯有海纳百川、鼓励试错,才能为创新者提供“保护伞”,营造“人人皆可创新”的良好氛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