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5时28分,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电力集团谢桥电厂项目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这标志着阜阳首座坑口电厂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1号机组自启动试运行以来,各系统设备经受住了长时间、高负荷的严苛考验,机组负荷、温度、压力、环保指标等各项运行参数始终稳定在最优区间,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淮河能源谢桥发电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刘念一说,在整个安装和调试阶段,项目实行“旁站式”监督和“全过程”监护,对高风险作业提级管理,确保全部设备“零缺陷”进入试运行阶段,实现了1号机组首次点火、首次并网等关键节点一次成功。 总投资58.9亿元的谢桥电厂项目2023年9月正式开工,配套建设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该机组采用国内先进的二次再热技术,能效水平比传统火电机组提升10%以上。同步建设的烟气脱硫、脱硝设施,可实现污染物近零排放,符合国家清洁发电标准。 记者在谢桥电厂项目集控室大屏幕上看到,1号机组的主蒸汽压力达到31.1兆帕,主蒸汽温度达到600.8℃。“当锅炉内的压力达到22.115兆帕、温度达到374.15℃时,水和蒸汽的密度是相同的,超过这个临界点就是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蒸汽参数是在超临界机组参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蒸汽压力和温度。”刘念一说,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是指容量为60万千瓦以上,主蒸汽压力达到25兆帕以上,温度达到593℃至650℃或者更高,并具有一次再热或二次再热循环的燃煤发电装置,具有煤耗低、环保性能好、技术含量高的特点,机组热效率能够达到45%左右。 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同时,2号机组正加紧调试。 “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发电煤耗为254.07克/千瓦时,供电煤耗为265.93克标准煤/千瓦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刘念一说,2台机组全面投产后,按照有效发电小时数5000小时计算,全年消耗268.92万吨标准煤,约占谢桥煤矿年产量的1/3。连接谢桥矿的皮带机全长1.5公里,按照每吨标准煤100元运费计算,每年可节约运费2.68亿元。 “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年发电量预计达66亿千瓦时,约占阜阳市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的1/4。”刘念一介绍,《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依托两淮煤炭基地建设清洁高效坑口电站。谢桥电厂是安徽打造长三角电力保障枢纽的关键一环,建成后对保障安徽省电力供应,促进皖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