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清晨,太阳刚刚露头,阜南县王化镇卢寨村党总支书记张雪,就赶到村委会大院开门。   不一会儿,村民戎泽云就拉着一车稻谷进来。停好车子,她迫不及待搬下粮袋,打开后,金黄的稻粒簌簌落下。   “今天天气好,我想着早点来,没想到大院开门更早。”说话间,戎泽云已经摊起了稻粒。   今年,戎泽云种了20多亩水稻,10月上旬收获了一部分,一直堆放在家中。这两天天气放晴,她赶忙将稻谷拉到村委会大院晾晒。   日头渐渐升高,前来晒粮的村民也多起来,村委会大院很快被划分成一个个摊满粮食的“格子”,甚至走廊里、屋檐下、花坛边也晒满黄豆、水稻和芝麻。   这个秋季,阜阳遭遇连续阴雨天气,不少农户抢收的粮食急需晾晒。以往,村民多在自家小院、村道边晒粮,不仅空间有限,还影响道路通行。   卢寨村“两委”及时将村委会大院等公共场地收拾干净,供村民晒粮。   “村委会大院这块空地有3亩多,地方宽敞且地面硬化平整,一天可以集中晾晒约20亩地的粮食。”张雪介绍,这几年,每年夏收、秋收季,村里都会提前清理大院,把能利用的空间都腾出来。村委会大院不仅划分了固定晒粮区,还在墙角搭起临时仓储棚,方便村民存放未晒干的粮食。遇到刮风下雨,村干部也会第一时间帮忙抢收。   “开院晒粮”的不止卢寨村。王化镇镇长乔龙娟介绍,每到粮食收获季,镇政府大院、8个村的村委会大院空闲区域都会及时开放,村民随时可以进来晒粮,镇村干部也会帮助运粮、售粮。这些区域,俨然成了“共享晒场”。   午后的阳光明媚而温暖,卢寨村村委会大院里的稻粒渐渐失去了潮气,散发出醇厚的稻香。“几亩田的稻谷,两三天就能晒好,省心又省力。”下午,村民们陆续前来收粮。夕阳西下时,最后一袋粮食被装上货车,村委会大院恢复了宁静,空气中还能闻到淡淡的稻香。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