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日,颍州区程集镇张郢村种粮大户谢彦来站在地头,看着已经播种好的田地,满心欢喜。“已经播完110多亩小麦,大头落地,心里踏实了。”   前段时间持续降雨,导致秋收秋种延迟。为降低不利影响,谢彦来在今年小麦播种期间,除了增加用种量、增施有机肥,还解锁了新技能——用上新型宽幅等深匀播机,大幅缩短播种周期。   “以往都是霜降前种麦子,今年播种期推迟了近两个星期,小麦晚播得有晚播的技巧和方法。”今年60岁的谢彦来是种地“老把式”,6年前开始流转土地搞规模化种植,目前耕种120多亩地。“尽管小麦播期推迟,但只要田管得当,不用担心明年的产量。”谢彦来说这话,有着充足的底气。   一方面,种植参数精准调整:以前每亩用种量不超过30斤,今年达到35斤左右;前期旋耕时增施有机肥,虽增加了投入成本,但对改善土质、实现小麦增产大有裨益。   另一方面,得益于新型农机的“硬核助力”。今年,谢彦来加入的颍州区申路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引进了新型宽幅等深匀播机,能够一次性完成双旋碎土、精准播种、即时镇压三道工序,实现当天旋地当天播种。   “土壤虽然湿,但双旋能把土壤打碎,镇压还能让种子跟土壤贴紧,出苗有保障。”在田间开展播种作业的农机手时林林介绍,一台机械一天播种面积超120亩。   过去,若遇到连续阴雨天,秋种时需先旋耕一遍,待土壤晾晒三四天降低湿度后再播种,周期长达5天。而这种新型机械能有效打破土壤板结层,降低表层湿度,配合镇压环节,还能减少后期土壤跑墒,为晚播小麦培育壮苗打下基础;同时将5天的播种周期缩短为1天,为抢抓农时保播种赢得了宝贵时间。   连日来,针对土壤过湿的问题,颍州区农业部门精准施策:调配超过260台新型播种机投入田间,并组建多个技术指导组,下沉乡村指导农户调整播种参数。“使用新型农机把播种深度控制在3到4厘米,同时根据墒情调整播种密度,确保高质量播种,为明年丰产丰收打下扎实基础。”颍州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马斐说。   今年,我市计划播种小麦759.6万亩,截至11月2日已完成播种319.9万亩。全市各地投入小麦播种农机6000余台,通过“机械升级+技术指导”双举措,全力保障冬小麦播种面积和质量。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