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小朋友,我们看看小心脏。”11月10日上午,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超声诊室内,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王浩教授一边调节探头,一边俯身对床上的男孩轻声细语。 “医生,他这个情况严重吗?”男孩的母亲余玲站在一旁,双手不自觉地交握,目光紧跟着教授的每一个动作。 王浩教授注视着屏幕上跃动的心脏影像,探头在男孩胸前轻柔移动:“别担心,房间隔缺损在先天性心脏病里很常见。你看这里——”他指着屏幕上的一处影像,“缺损不大,位置也理想,是个好消息。” 诊室内安静得只剩下仪器规律的“滴滴”声。王浩教授一边操作,一边轻声引导孩子配合检查。 片刻后,他露出温和的笑容:“等放寒假再做手术也可以。这类手术很成熟,术后恢复也快,大概一个半月就能恢复正常生活了。” 去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浩教授工作室落户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 王浩教授在阜外医院工作多年,专攻各种心脏疾病的超声诊断,经验十分丰富。通过合作,阜阳本地的医生可以跟着专家学习先进的心脏检查技术,提升诊断水平;对患者来说,一些复杂的心脏病例,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明确诊断,不必再去外地大城市奔波往返。 合作开展半年多来,成效已经显现。通过引入先进的心血管超声诊断技术,皖北地区在复杂先心病、心肌病等疑难心血管疾病诊疗方面的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据统计,依托王浩教授工作室的技术支持与诊疗服务,已有近百个家庭因此免去了异地求医的奔波之苦。 “专家看得这么仔细,我们心里特别踏实。”余玲看着孩子顺利完成检查,脸上终于露出了轻松的笑容,“以前一想到要去北京、上海看病就发愁,现在好了,专家定期来我们这儿坐诊,做完手术后复查也方便。” 这样的诊疗场景,如今在阜阳已成为常态。“十四五”以来,越来越多患病的群众和余玲一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专家的诊疗服务。优质医疗资源的不断下沉,正让曾经“一号难求”的专家号,变得触手可及。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