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U5282航班即将降落,请做好接机准备!” “收到!” 对讲机里的指令刚落,阜阳机场机务部的李阳背起设备包,快步走向机坪预停机位。 11时10分,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一架A320飞机稳稳降落在跑道上,之后进入滑行道。李阳手持指挥棒从容引导:平举示意滑入停机位,交叉手臂示意刹车。 随后,放置轮挡、摆好警示锥,地面保障车辆驶来,廊桥同步对接舱门…… 与此同时,李阳开始逆时针绕机检查,仔细记录机身、轮胎等部位的状态,确认适航后便在电子工作单上签名。“一步都不能少,安全是大事,容不得丝毫马虎!” 今年30岁的李阳是阜南县黄岗镇人,2018年从民航飞行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广州的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大飞机修理工作。“那时,总盼着能回家乡工作,没想到机场扩建真给了我这个机会。” 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产业,也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6月5日,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和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联合批复《阜阳机场扩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同年11月,总投资约12.4亿元的阜阳机场扩建工程正式动工。 扩建后,机场飞行区指标达4C,跑道延长至2800米,可保障波音B737-800、空客A320等主流机型全天候起降;2.84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配套7个廊桥,自助值机、安检、登机、行李托运及行李自动分拣等智慧系统一应俱全,年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达150万人次、最大300万人次。 2021年7月,阜阳机场因扩建需引进一批技术人才,李阳第一时间报名,并顺利成为阜阳机场一名放行工程师。“当时,机场扩建还没有完工,建成后的变化超出了我的想象。” 李阳的感受,藏在机场的每一处细节里:2021年,机场仅有4个自滑机位,航班密集时经常一位难求;如今,机场有13个C类机位,两条垂直联络道,“同时保障五六架航班都不慌”。3辆牵引车的引进,让飞机自滑进出模式转变为滑进推出的主流运营方式。更让他安心的是廊桥的建成,“以前机坪上旅客、工作人员、车辆混行,总担心有安全隐患,现在旅客走廊桥直接进出,我们在机坪作业也更踏实。” 基础设施改善直接带动运力提升,2023年扩建工程投用首年,旅客吞吐量达96.88万人次,同比增长110.83%;运输起降9423架次,同比增长74.73%;货邮吞吐量1842.828吨,同比增长231.07%。2024年,保障航班11538架次、旅客超127万人次,货邮3164.825吨。 11时40分,旅客全部登机,李阳收起警示锥、撤下轮挡,用内话耳机指挥驾驶员松刹车。牵引车稳稳将飞机送向滑出等待点,腾空的飞机载着旅客从这里出发,飞向更广阔的世界。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