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不舍昼夜测病毒

2020-2-3 09:24| 编辑: 戴斐 | 查看: 14977|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杨静文|来自: 阜阳日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除了坚守抗击一线的医务人员,还有一群人也在与病毒做着正面交锋,那就是市疾控中心病毒检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从疫情监测、病毒核酸检测到疑似病例的筛查,他们的脚步从未停下。最多的一天检测100多份标本,实验室连续工作时长高达8个小时……近日,记者来到市疾控中心,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了探访。

  据介绍,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PCR检测是确诊病例的重要手段。我市的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就是在市疾控中心病毒检测实验室发现的。

  1月30日下午2点左右,在市疾控中心病毒检测实验室外,各县区疾控中心人员将采集的标本陆陆续续送达。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被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所以接收临床疑似标本,是按照国家规定专人专车采用最严格A类标准包装的标本运送箱运送。送检人员进入实验室进入收样区前也要进行严格的全身消毒。在实验室收样区,收样人员身着防护服认真做好样本的登记、接收工作。

  随后,检测组中负责病毒核酸提取的两名实验人员全副武装、严密防护后走进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P2实验室)。据了解,检测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进行三级防护,包括戴N95口罩、护目镜、防护服、乳胶手套、防水靴套等。“收样人员接收样本后会先核对标本信息,然后检测人员在P2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处理标本,痰样一般需经过与病毒培养液混匀。”检测人员向记者介绍,这个过程风险较大,操作过程中还会产生气溶胶,所以核酸的提取工作存在着较高的感染风险。

  接下来就是长达数小时的病毒检测工作。在实验室里,检测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核酸提取、体系配制、扩增检测等工作,看上去不慌不忙,可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以尽快尽早地检测更多样本。“实验室环境特殊,操作过程中需要精力高度集中,检测人员又身着防护服,很快就是一身汗。”市疾控中心主任胡允凯介绍,为确保安全和节省防护服,检测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能上厕所,也不能与外界联系,所以他们承担检测任务前根本不敢多喝水、多吃东西,工作起来就是多个小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样本不断地送来,市疾控中心病毒检测实验室内的工作24小时不停。“检测技术人员分三班全天候坚守,目的就是及时明确样本中是否存在新型冠状病毒,为患者的确诊、治疗以及密切接触者的追踪隔离提供依据、争取时间。”胡允凯说。

  实验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场所,感染风险比较高,更要求检测人员注重防护。每次做完实验,工作人员都要认真对台面、地面、空气进行消毒处理;严格执行废弃物处置相关规定,需废弃的标本和其他感染性材料(包括污染物、耗材等)在离开实验室运走前,全部采用高压蒸汽消毒灭菌进行有效的无害化处理,达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求后送至单位专门设置的医疗废弃物暂存间,并指定专人负责每天及时交给市医疗废弃物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